15歲女孩疑似結節性硬化癥應如何治療
患者女15歲自3歲開始患病起初在臉上只長一些隨年齡增長就開始慢慢變多類似青春痘呈淡紅色臉上較為多背部也長了一點不痛也不癢沒有任何感覺沒有出現過醫生所說的該病的癥狀智力也很正常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發現患病時家人曾帶到本市和本省的大型醫院做過檢查皮膚科的主治醫生都說是患了結節性硬化癥醫生都說目前這類型的病還沒什么方法可以醫治就沒有開什么藥方初中時父親又帶到市里曾去檢查過的醫院看了皮膚科的一位主治醫師用牙簽之類的比較尖利的東西浸了藥水然后點到臉上長的地方去點到的地方先開始變白過了段時間就開始結痂后來就自己脫落了之后那里的癥狀就沒有了過了很久又開始長出來過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想問我應該持續這樣醫治么?店、點的面積很小而且醫生不肯把藥水賣給我們只有一瓶點了又長還有就是我這類的病情到底算是結節性硬化癥的哪一種?我很想了解的深一點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節性硬化癥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常累及多個器官系統。對于該患者的情況,需綜合考慮癥狀、檢查結果、治療方法、預后及日常注意事項等。 1. 疾病介紹:結節性硬化癥是由基因突變導致,可引起皮膚、神經系統、腎臟等多器官病變。 2. 癥狀表現:皮膚損害如淡紅色丘疹,還可能有癲癇、智力障礙等神經系統癥狀,以及腎囊腫等。 3. 診斷檢查:通過基因檢測、頭顱 CT 或 MRI、腎臟超聲等明確診斷和病情程度。 4. 治療方法: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對于皮膚癥狀,可嘗試激光治療、局部藥物涂抹等;對于癲癇,使用抗癲癇藥物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 5. 預后情況:病情進展因人而異,部分患者癥狀較輕,生活質量影響較小;部分可能病情較重。 6. 日常注意:避免勞累、感染,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該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重日常護理和隨訪。
2024-12-18 21: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結節性硬化癥(tuberoussclerosis)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亦常見散發病例基因定位于9q34或16p13.3為腫瘤抑制基因分別命名為TSC1和TSC2;基因產物分別為Hamartin(錯構瘤?)和tuberin(馬鈴薯球蛋白)均調節細胞生長這種病沒有什么種類只有病癥不同而已可分為皮膚損害神經系統損害眼部癥狀內臟損害據我診斷你目前屬于皮膚損害特征性癥狀是口鼻三角區對稱蝶性分布皮脂腺瘤呈淡紅或紅褐色針尖至蠶豆大小的堅硬蠟樣丘疹約90%出現于4歲前隨年齡增長丘疹逐漸增大青春期后可融合成片可發生在前額很少累及上唇結節性硬化癥85%的患者出生后就有3個以上1mm長樹葉形色素脫失斑沿軀干四肢分布約20%的患者10歲后可見腰骶區灰褐色粗糙的鯊魚皮斑略高于皮膚為結締增生所致;也可見牛奶咖啡、甲床下纖維瘤和神經纖維瘤等治療方案目前本病無特異性治療方法對癥治療如控制癲癇發作嬰兒痙攣可用ACTH治療;應用脫水劑降顱內壓腦脊液循環受阻可手術治療面部皮脂腺瘤可行整容術好辛苦的碼的那么詳細居然沒人支持
2015-11-13 22: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建議去大醫院好好看看畢竟女孩子以后面容很重要
2015-11-13 11: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鑒于你的情況屬于免疫系統問題治療難度大建議及時到正規的省級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已明確詳細的病情及早采用最佳治療方案配合中醫中藥效果好的快平時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按時休息戒煙酒茶早日康復
2015-11-13 07: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聽您的描述還是考慮結節性硬化癥,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外顯率可變本病有陽性家族史者占20%-30%但以癲癇發作面部皮脂腺瘤和智力障礙為最常見目前本病無特異性治療方法對癥治療面部皮脂腺瘤可行整容術如果有條件做一下頭部CT檢查
2015-11-13 06: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結節性硬化癥? 結節性硬化病(tuberous sclerosis)又稱Bourneville病、Pringle病、Bourneville-Pringle母斑癥、結節性腦硬化綜合征、彌散性皮脂腺腺瘤、中樞性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疾病,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表現為面部有蝴蝶血管痣、輕度癡呆和癲癇發作。無特效治療。它有皮膚損害、智力缺陷、癲癇等三大特征。此病在許多器官中都有變化,屬于錯構瘤樣增生。發病率為l/10萬,患病率為5/10萬,男女之比約2:1。國內迄今已有多起報道,共四百余例,發病多在7歲前,作者50年代所見3例,有2例也在7歲前以癲癇發作起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