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歲女手腳多汗頭暈且脾不好如何根治
患者女,年齡23歲,手腳多汗,容易頭暈,尤其夏天更明顯。,中醫看過,說是脾不太好,還容易長痘痘,吃了一段時間的藥,感覺還可以,痘痘不怎么長了。但是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想要徹底根治一下,而且頭暈很是麻煩,每次開會都不能堅持下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23 歲女性出現手腳多汗、頭暈、長痘且脾不好的情況,可能與體質、內分泌、神經調節、生活習慣、疾病因素等有關。 1. 體質因素:部分人體質虛弱,氣血不足,容易出現上述癥狀。可通過飲食調理,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等。 2. 內分泌失調:如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導致多汗、長痘。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3. 神經調節異常: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時,會引起手腳多汗。可通過心理調節,減輕壓力。 4. 生活習慣:長期處于高溫環境、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也可能引發。應注意改善,適當運動,合理飲食。 5.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等也會有類似表現。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如甲狀腺功能檢查、血糖檢測等,以明確診斷。 總之,對于該患者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建議前往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診斷,以便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改善癥狀。
2024-12-18 20: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首先感謝您對我院的信任與支持!多汗癥,是指正常生活環境和條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膚異常多汗,系小汗腺分泌汗液過多所致。發病可能與各種因素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有關。臨床上可分為局限型多汗和泛發型多汗。應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保持皮膚清潔;足部多汗者應勤換襪子、穿透氣性及吸水性好的鞋;由其他疾病引起者應進行相應治療。您同時伴有起水泡、瘙癢的癥狀考慮有可能是手癬或者濕疹。手癬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濕疹一般認為與過敏有關,兩者都與手部多汗、潮濕有關的。建議您及時來院,在醫師的指導下針對性的進行治療,不要盲目自行用藥處理,以免加重病情。我院是北京市最大一家三級標準的皮膚病專科醫院,是醫保定點醫院。如果有什么疑問請您撥打京城熱線010-64888999或者登陸我院網站www.pf110.com進行咨詢。北京京城皮膚病醫院祝您身體健康!
2015-11-13 22: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介紹一則成功治愈“手、足多汗”的秘方:明礬25克,熱水1000毫升,一起溶化浸泡手腳,一次10分鐘,浸后任其自然晾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腳汗正常。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1-13 18: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汗證汗證,是指在安靜的狀態下,如靜坐靜臥、睡眠等時,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出汗過多,或大汗淋漓不止為主的一種證候.常用的臨床偏方、主方、驗要如下:[方一]浮小麥30克(裝干凈小布袋內),羊肚50克(洗凈切塊)。將2者加水適量,慢火煮至爛熟,撈去布袋,調味,食肚飲湯,1天內分次吃完,連用5—10天。本方健脾益氣固表止汗,適用于表虛不固所致出汗。[方二]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克。均洗凈后放在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煨1小時左右,1天內分2次吃完。連吃15天為1療程。本方調和營衛,適用于營衛失調所致的汗出。[方三]冬蟲草1卜15克,鮮胎盤半個到1個,隔水燉熟服用。一般吃1次可顯效。本方補氣養陰,適用于氣陰不足所致之盜汗。[方四]桂枝6克,芍藥5克,生姜3克,炙甘草2克,大棗3枚。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適用于營衛失和所致的自汗出。[方五]黃芪15克,白術、防風各9克。本方益氣固表,適用于脾肺氣虛所致的汗出。[方六]人參6克,白術9克,大棗6枚,半夏9克,牡蠣12克,五味子10克,麻黃根5克。水煎服,1日1劑,2次服。本方適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盜汗,特點是睡則汗出、醒則汗止。[方七]當歸12克,生地黃10克,熟地黃15克,黃連9克,黃芩、黃柏各6克,黃芪15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滋陰降火,適用于陰虛火旺所致的盜汗證。[方八]人參9克,炮附子6克,艾骨15克,煅牡蠣12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益氣固陽固脫,適用于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者。[方九]茵陳蒿15克,桂枝10克,茯苓11克,白術10克,澤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黃汗,主要特點是汗出色黃染衣。[方十]甲魚1只,川貝母5克,雞清湯1闐0克。將甲魚切塊,放蒸缽中,加入貝母、鹽、料酒、花椒、姜、蔥,上籠蒸1小時,趁熱佐餐服食。本方養陰清熱、潤肺,適用于盜汗之證。[方十一]泥鰍90-100克。用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腸臟,用油煎至金黃,加水一碗半,煮至半碗,用鹽調味,飲湯食魚,每天1次(幼兒可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天。本方益氣補中,適用于盜汗且伴形瘦神萎。[方十二]小麥麩50克,豬肉100克,糯米水磨粉250,蔥白、食鹽各適量。小麥麩炒黃備用,豬肉剁餡。加小麥麩、蔥、鹽,制成餡心備用。糯米粉放人盆中,加開水合面,包餡心作湯圓煮食。本方有補氣固表功效,適用于自汗。本方出自《本草綱目》,方名為后補,原方用于“自汗不止”,為治療自汗常用方。氣虛胰理不固,則見自汗,法宜補氣固表。方中以糯米為主,補氣固表以止自汗;以小麥麩、豬肉為輔佐,小麥麩收斂止汗,豬肉充養肌膚,合用而成補氣固表之方。本品補虛止汗,還可用于盜汗。本方意在固表。有實邪者不宜食用。[方十三]老雄鴨1只,冬蟲夏草10克,蔥白、生姜、胡椒面、料酒、食鹽各適量。將鴨宰殺后,用熱水煺毛,剁去腳爪,剖腹去內臟,清洗干凈,將全鴨入開水鍋中汆一下,撈出晾涼。將冬蟲夏草用溫水洗凈,生姜切片,蔥切段備用。將鴨頭順頸劈開,將蟲草8克填入鴨頭內,再用棉線繞緊,余下2克蟲草同蔥白、生姜一同放人鴨腹中,然后放入盆內,加人清湯,用料酒、食鹽、胡椒面調好味,用濕棉紙封住盆口,上籠蒸約2小時。取出揭去棉紙,揀去生姜、蔥白,加入味精即可食用。本方補肺益腎,填精髓,止咳化痰,可用于腎虛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喘、自汗盜汗、盆血。[方十四]嫩母雞1只(約100克),田七12克。桂圓肉、枸杞子各10克,紅棗10枚,生姜、料酒、鹽、味精各適量。將母雞宰殺,熱水煺去毛,剖腹去內臟,剁去頭、爪,洗凈。田七用溫水浸軟后切成薄片,枸杞子及紅棗洗凈,生姜洗凈切片待用。將田七片、枸杞子、紅棗、桂圓肉、生姜片、料酒、食鹽拌好,裝人雞腹中,把雞放在湯盆里,雞腹向上,加水適量,加蓋后置蒸籠中蒸2--3個小時,出籠后加味精適量即可食用。益氣補虛,輔治病后、產后氣血虧虛、年老體弱陽虛自汗。[方十五]母雞1只,當歸30克,生姜5克,蔥1根,醪糟汁50克,鹽、味精、胡椒適量。將母雞宰殺去毛,剖腹去內臟,洗凈,切成小塊,放人開水中再燙洗一遍。當歸用水洗去浮灰,切成片,生姜切片,蔥切段待用。將雞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除去湯面上的泡沫,然后再放人當歸、蔥段、姜片、胡椒、醪糟汁,再改用小火燒3個小時,待雞爛骨酥時放鹽,再煨數分鐘,停火,放人味精,即可食用。本方補氣和血,調經止痛,潤腸。可輔治氣血不足之頭暈、眼花、耳鳴、心悸、盜汗、乏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老年便秘。
2015-11-13 13: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藥物很難奏效的,你只要保持心情舒暢,不緊張就會好些。
2015-11-13 12: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