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手腳無力、頭抬不起來且經常抽搐可能是癲癇的表現,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腦部損傷、電解質紊亂、神經退行性疾病、低血糖、低血鈣等。 1.腦部損傷:如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導致腦部結構或功能異常,可能引起上述癥狀。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控制、手術修復等。 2.電解質紊亂:低鈉、低鉀、低鈣等電解質失衡會影響神經肌肉功能,引發抽搐和無力。需補充相應電解質。 3.神經退行性疾病:像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細胞逐漸退化,出現運動障礙。治療以藥物延緩病情進展為主。 4.低血糖:血糖過低影響能量供應,導致神經功能異常。及時補充糖分可緩解。 5.低血鈣:血鈣水平降低會引起肌肉興奮性增加,導致抽搐和無力。可通過補充鈣劑改善。 出現手腳無力、頭抬不起來和經常抽搐的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如腦電圖、頭顱 CT 或磁共振成像、血液生化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8 22: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你到北京兒童醫院就診.
2015-11-14 06: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因為研究和臨床經驗總結西藥主要是控制作用,副作用比較大,加上孩子大腦正在發育階段,長期使用西藥必然導致孩子出現智力低下或弱智.所以對于少兒癲癇的治療,我們研治中心主要推薦中藥治療,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很理想的治療效果.
2015-11-14 0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治療癲癇要到正規的醫院治療。小兒的組織器官柔嫩,功能不完善,對抗癲癇藥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都不同于成年人,用藥過程要根據這些特點來斟酌分析靈活應用,強調個體化,控制副作用,采用綜合療法,標本兼治。在治療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大腦功能,只有在腦功能良好的基礎上,抗癲癇藥才能發揮有效作用。雖然很多西藥能達到控制癲癇病的發作,但藥物的治療只是控制而沒達到根本性的治愈,并且西藥對人身體的毒副作用很大,所以現在不提倡藥物治療,運用國際先進的高分辨率的動態腦電圖檢查,找出致癇胞體,通過電腦導航精準定位,滲透到神經元胞體內,促進神經元代謝加快,滲透激活受損神經元細胞,直至功能恢復,平衡異常放電,使神經元胞體細胞膜內外電位差恢復正常,疏通胞體膜上離子通道,恢復腦內機體各項功能。徹底杜絕癲癇發作,達到癲癇臨床治愈。祝早日康復!
2015-11-13 20: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醫認為癲癇的發生是由風,火,痰,瘀為患,導致心,肝,脾,腎,臟氣失調,肝腎陰虛,陰虛則陽亢,陽亢則肝風內動,亢而熱盛,熱盛化火,火極生風,風火相助為患,另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濁氣下降則痰涎內結,痰迷心竅,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痰阻血瘀上擾清竅,終致癲癇發作.根據發病機理,常采用定癇熄風,平肝瀉火,祛痰開竅,活血化瘀為治療方法. 1,定癇熄風:中醫認為癲癇發病,主要是“風,痰”為患,風主動搖,故抽搐,痰迷心竅而神昏,癲癇的產生是機體氣血不和,血不和則肝失養,容易內動生風,氣不和則上逆化火,煉液成痰,容易形成痰火相搏,迷閉孔竅,痰可化熱,熱盛化火,火極生風,因此定癇熄風成為治療癲癇的常法. 2,平肝瀉火:癲癇屬神志疾患,火熱熾盛常是其主要的誘發原因,大凡五志過極或房勞過度而郁火內生,郁火憂思可生肝火,房勞傷腎,腎陰不足,因腎水不濟,心火過盛.火邪一方面煉熬津液,釀成熱痰,另一方面觸動內伏痰濁,使痰隨火升,郁滯之氣不得泄越,化火升騰,阻蔽心包,而使癲癇發作,故平肝熄風也是治療癲癇常用方法之一. 3,祛痰開竅:癇癥之作主要由痰濁,痰聚所致,古有“無瘸不作痰”之說,癇由痰起,故治病必先祛痰,癇病之痰與一般痰邪有所不同,癇病之痰具有隨風氣而聚散和膠固難化的特征,患者每有積痰于內,若遇驚恐,飲食失節,勞累,高熱等情況,“以致臟氣不平,經絡失調,一觸積痰,厥氣風動,卒焉暴逆,莫能禁止.”痰為津氣所聚凝著既久,裹結日深,即成膠固不拔之勢,癲癇病人久發難愈,纏綿不止的病理基礎,正是這股固于心胸的“頑痰所致”,痰邪為病是癲癇的根本原因,故痰邪作崇最為重要,因此祛痰開竅是治療癲癇始終一貫的法則. 4,活血化瘀: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經絡不通是引起癲癇發作的直接原因,而血瘀又是引起經絡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癲癇古有血瘀之說,《嬰童百問》有“血滯心竅,邪氣在心,積驚成癇”的記載,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全血微循環,使腦部供氧,供血得到改善,并可改變血液流變性質,從而利于癲癇的控制.腦為元神之府,若腦部受傷或氣郁血行不暢,致郁血內停,血流不暢,致神明遂失而發癇癥.另外,痰濁和血瘀可相互影響,痰濁停留,可致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則津液流受阻,而變為痰濁,痰瘀互結可使癲癇反復發作.所以活血化瘀更是治療癲癇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所以治療癲癇的常用中藥有天麻,天南星,羚羊角,僵蠶,全蝎,蜈蚣,白礬,石菖蒲,礞石,朱砂,牽牛子,牛黃,硼砂,大黃,紅花,丹參,五靈脂,延胡索,代赭石,琥珀,柴胡,半夏,茯苓,沉香,西洋參,珍珠等.
2015-11-13 13: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