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11 歲女孩患病后,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免疫抑制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同時,要注意日常護理和預防感染。 1.疾病原理:患者骨髓造血干細胞數量減少和功能異常,導致全血細胞減少。 2.癥狀表現:除了三系低、出血點和紫癜,還可能有乏力、頭暈、發熱、感染等。 3.檢查方法:包括血常規、骨髓穿刺和活檢等,以明確診斷和評估病情。 4.治療藥物:環孢素、雄激素(如司坦唑醇)、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 5.日常護理: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受傷,均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 6.預防感染:保持環境清潔,避免接觸感染源。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提高生活質量和改善預后。
2024-12-19 07: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護理時首先要做心理護理,應當鼓勵病人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緒,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孫忠亮保持病人居室的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定時開窗通風,但要謹防著涼感冒。勿與感冒者及傳染病人接觸,不要去或少去公共場所。增加營養,供給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肝、魚、蝦類、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病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可根據其平時的愛好進行調味,以增進食欲,保證營養。吃水果應洗凈、去皮,以防腹瀉。應避免病人過于勞累。如遇頭痛、頭暈和皮下出血,必須臥床休息。身體恢復健康或接近正常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參加勞動、工作與學習。注意皮膚清潔,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勤剪指甲。要多喝開水,保持大便通暢,并養成每天按時大便的習慣。若遇便燥或便秘,可用輕瀉劑。有肛裂,也應作對癥處理。每周復查血象,及時了解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增減情況,以增強信心堅持治療。經常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出現神志改變及病情惡化時,應及時與醫生聯系。遇有鼻孔干燥不適,可用石蠟油或薄荷油滴鼻,切忌用指摳挖,以防鼻出血。一旦出血,可按鼻出血護理。若仍不能止住,則應去醫院治療。
2015-11-13 23: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