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患者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能治愈嗎
此前有類風濕27年一直在服藥。此次病情;4月13號早晨突然左眼失明,此前眼部沒什么不適,無高血壓,高血糖,平時身體還可以。在通大附院做了血管造影,診斷為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視網膜中央靜脈阻賽,只能靠藥物治療。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能治好嗎?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是一種常見的眼底血管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包括阻塞程度、治療時機、患者基礎健康狀況、治療方法的選擇以及后續的康復護理等。 1.阻塞程度:若阻塞范圍小,病情較輕,治療效果相對較好;反之,阻塞嚴重則恢復難度增大。 2.治療時機:發病后盡早治療,能提高恢復的可能性。 3.患者基礎健康狀況:如患者整體健康狀況良好,無其他嚴重疾病,有利于病情恢復。 4.治療方法選擇:包括藥物治療、激光治療等,方法得當有助于改善癥狀。 5.后續康復護理:如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均衡飲食、規律作息等,對恢復有積極作用。 總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治療效果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判斷。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心態,爭取獲得較好的預后。
2024-12-18 14: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視網膜動脈阻塞是由于(一)血管病變靜脈血管壁的改變,高血壓動脈硬化。 (二)血液流變性改變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增強。血液其他成分的改變,如紅細胞、血小板增多,血漿脂類和蛋白質增加。(三)血管炎癥多見于年青患者臨床表現:(一)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1.癥狀視力下降,可僅能辨識手指數目,或只見到手動,但不似中央動脈阻塞時那樣光感消失。多半在清晨起床時忽然發現視物模糊。2.眼底視盤色紅,邊界模糊,整個視網膜滿布出血斑,以后極部最為顯著。主要為淺層火焰狀或條狀,在出血較少或近周邊處也可見到圓形或不規則的深層出血。滲出斑摻雜于出血之間。視網膜水腫,尤以后極部為明顯。視網膜動脈管徑狹窄,可能因反射性功能性收縮或有動脈硬化。靜脈擴張與迂曲。視網膜水腫與出血將血管部分遮擋,黃斑經常受累及。當阻塞不完全時,上述眼底改變的程度較輕,有的阻塞發展緩慢。 3.熒光血管造影出血遮擋熒光。當淺層出血漸吸收,熒光造影顯示大量毛細血管無灌注區。在發病后約2~3月,熒光造影可顯示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形成,側支循環或短路交通支。上述典型表現又稱為缺血型或出血型視網膜靜脈阻塞。當患者眼底出血較少而稀薄,視力較佳,熒光造影未出現毛細血管無灌注,習慣認為是視網膜靜脈不全阻塞,又稱為非缺血型或淤滯型視網膜靜脈阻塞。(二)半側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眼視盤上出現兩支中央靜脈主干,其中一支發生阻塞。視網膜出血、水腫與滲出出現在阻塞靜脈所引流的半側眼底。(三)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臨床上較中央靜脈阻塞為多見。常為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并發癥。
2015-11-14 05: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全身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酯、糖尿病、血液情況和感染病灶等均應給予相應治療。 (二)抗凝治療病之初起可謹慎地應用抗凝劑或纖溶制劑,減少血凝,促使纖維蛋白溶解,抗血小板聚集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 (三)光凝治療局部光凝與播散性光凝,用以減少黃斑水腫及防止新生血管增殖。以氬激光光凝治療的效果為為佳。光凝后,病變區視網膜水腫、滲出與出血均逐漸吸收,并防止了以后產生新生血管的危害。
2015-11-14 05: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血液流變學及血液流動力學改變大多數本病患者有血液成分改變、血液粘稠度改變及血小板凝聚性增高,使血液通過靜脈管徑狹窄處更加困難和血栓更易于發生。除以上原因外,靜脈阻塞,特別是靜脈總干阻塞與高眼壓有一定聯系。據統計,本病同時合并原發性開角性青光眼患者達10%~20%。其原因①開角化青光眼患者本身大多有血液粘度增高;②鞏膜篩板的病理凹陷,可能影響篩板區中央動脈灌注和靜脈回流。其他如心臟代償功能不全、心動過緩、血壓突然降低等導致血流緩慢者,均可加速阻塞的形成。
2015-11-13 18: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