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歲男右側大腦頭頂腦膜瘤能否手術及預后如何
右側大腦頭頂腦膜瘤,瘤體大小4.4*6*3.8cm,核磁共震顯示腦中線向左側移位.患者為58歲男,目前病癥為右側肢體無力,右足前端麻木,已有兩次右側肢體抽經現象.請問醫生手術成功率大否,術后會不會有后遺癥.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于 58 歲男性右側大腦頭頂腦膜瘤患者,手術成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瘤體位置、大小、患者身體狀況、手術團隊經驗及術后護理等。后遺癥的出現也存在一定概率,可能有神經功能損傷、腦水腫、感染等。 1.瘤體位置與大小:瘤體位于右側大腦頭頂,較大的尺寸增加了手術難度,但并非絕對決定手術成敗。 2.患者身體狀況:若患者身體基礎條件較好,如無嚴重的心、肺等疾病,對手術耐受度高,成功率相對提升。 3.手術團隊經驗: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手術團隊能更精準操作,降低風險。 4.術后護理:包括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預防感染等,良好的護理有助于減少并發癥。 5.神經功能恢復:術后可能出現神經功能損傷,如肢體無力、麻木加重等,需積極康復治療。 綜合來看,無法簡單判斷手術成功率和是否有后遺癥,需綜合評估各項因素。患者應在正規醫院,與醫生充分溝通,權衡利弊后決定治療方案。
2024-12-20 00: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根治的可能性比較小,關鍵看它的惡性程度了。估計已經做CT了,在CT上可以清楚顯示瘤體的位置和大小,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手段。一、手術治療腦膜瘤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并結合下列因素考慮:①腫瘤不在顱底,應爭取早期手術和全切除腫瘤;②腫瘤在顱底,位于鞍結節、嗅溝、蝶骨平板、橋小腦角等者應早期手術,對于蝶骨嵴扁平腦膜瘤、斜坡腦膜瘤扁平型,如無高顱壓癥,或暫緩手術。二、輔助治療1)放射治療:可作為血供豐富腦膜瘤術前的輔助治療,適用于:①腫瘤的供血動脈分支不呈放射狀,而是在瘤內有許多小螺旋狀或粗糙的不規則的分支形成;②腫瘤以腦實質動脈供血為主;③腫瘤局部骨質破壞而無骨質增生。術前放射在照射1~6月內,放射線對頭皮的影響消退后即可施行根治手術。2)栓塞療法:包括物理性栓子和化學性栓塞兩種。前者本身阻塞腫瘤供血動脈和促使血栓形成,后者則作用于血管壁內皮細胞,誘發血栓形成,從而達到減少腦膜瘤血供的目的。兩法均作為術前的輔助療法,且只限于頸外動脈供血為主的腦膜瘤。物理栓子包括各種不同材料制作成的栓子,以硅橡膠鋇劑小球(直徑1mm)最理想。化學栓塞有應用雌激素(如馬雌激素)。根治手術一般在栓塞1周后進行。要讓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對他的病情會有很大幫助的!
2015-11-14 10: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腦膜瘤是起源于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它們可能來自硬膜成纖維細胞和軟腦膜細胞,但大部分來自蛛網膜細胞,也可以發生在任何含有蛛網膜成分的地方,如腦室內腦膜瘤來自于腦室內的脈絡叢組織。腦膜瘤的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并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有可能使細胞染色體突變,或細胞分裂速度增快。腦膜瘤屬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腦膜瘤出現早期癥狀平均2.5年,少數病人可長達6年之久。FzrRchmg等人觀察17例腦膜瘤長達21個月,發現腫瘤的平均年增長體積3.6%,公2例增長速度為l8%和21%。因腫瘤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疼和軀癰為首發癥狀。根據腫瘤部位不同,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在老年病人,尤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癥狀多見。與其他顱內腫瘤一樣.手術切除腦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手術器械如雙極電凝、超聲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斷改進和普及,腦膜溜的手術效果不斷提高,使大多數病人得以治愈。腦膜瘤預后較好,多數患者可以治愈,不會復發.
2015-11-14 04: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膜瘤? 腦膜瘤是常見的良性顱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5%~20%,僅次于膠質瘤。其好發于成年人,老年人與兒童較少,女性發病率稍高于男性。腦膜瘤的病理學特點是。它的邊界清楚,包膜完整,是質地比較堅實的良性腫瘤,通常不侵犯腦組織,對腦組織構成壓迫。無癥狀的腦膜瘤每年約增長為2.4mm。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