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盆出口的正常值包括出口前后徑、出口橫徑、出口前矢狀徑、出口后矢狀徑等。其大小對于分娩等具有重要意義。 1. 出口前后徑:平均值約為 11.5cm。 2. 出口橫徑:又稱坐骨結節間徑,平均值約為 9cm。 3. 出口前矢狀徑:平均值約為 6cm。 4. 出口后矢狀徑:平均值約為 8.5cm。 5. 骨盆出口的形態和徑線相互配合:若各徑線值過小或形態異常,可能會影響分娩過程。 了解骨盆出口的正常值對于評估分娩方式和預測分娩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具有重要作用。但具體情況還需結合個體的整體骨盆形態及胎兒大小等因素綜合判斷。
2024-12-19 19: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坐骨結節間徑即出口橫徑,正常值為8厘米,出口后矢狀徑正常值8-9厘米。其與坐骨結節間徑之和大于15厘米,表示骨盆出口無明顯狹窄。建議孕30至34周進行骨盆測量,骨盆大小和形態是決定胎兒能否經陰道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定期進行產科檢查。
2015-11-14 17: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骨盆出口橫徑的長度即坐骨結節間徑,正常值為8cm。若此徑小于或等于7cm,應測量出口后矢狀徑。出口后矢狀徑:正常值為8~9cm.出口后矢狀徑與坐骨結節間徑之和大于15cm時,表明骨盆出口無明顯狹窄。建議由問題及時到醫院就診。平常注意休息,注意飲食,保持心情舒暢。
2015-11-14 17: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骨盆的大小與形狀,對于分娩的順利與否起決定性作用。如果骨盆的大小、形態異常,并且與胎兒不相適應,則胎兒下降受阻,可能導致難產。正常骨盆有入口和出口,出口有出口橫徑,平均長9cm,還有骶恥內徑:正常值為12.5-13厘米。
2015-11-14 12: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盆出口正常值為8.5~9.5cm,孕婦取仰臥位,兩腿彎曲,雙手抱雙膝,測量兩坐骨結節內側緣的距離。也可用檢查者的拳頭測量,若其間能容納成人的手拳,則一般大于8.5cm,即屬正常。如骨盆出口正常值小于標準,只要出口橫徑加后矢狀徑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兒可以經陰道分娩。可見測量出口橫徑可直接推測骨盆出口橫徑的長度。具體能不能正常分娩還要聽醫生的。
2015-11-14 05: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