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壓抑、精神窒息感伴抑郁傾向如何應對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前些日子有過驚恐發作、后來恢復了,之后請了8天年假幾乎一直與網絡打交道,喜歡動漫游戲,自閉,總有些似乎不切實際的“理想”,有些看不起周圍的人,拒絕被人理解。現在則是長時間的壓抑感、精神窒息感、失去自信、即使看動漫玩游戲也完全無法帶入角色、有時幾乎對一切都不感興趣、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尤其是總會覺得人終會死亡、死后什么也沒有了所以生前做什么都沒有意義。感覺自已有抑郁傾向、正在試圖緩解癥狀,包括運動、健康飲食、補充睡眠、堅持學習科學知識等,可現在困擾我的最大難題就是一天之中可以由我自由使用的時間:下班后到入睡前的幾個小時、偏偏就是癥狀最嚴重的時間段,做什么都難以集中、效率極差。我是不是該吃什么藥物、: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長期存在壓抑、精神窒息感等癥狀,且有抑郁傾向,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心理壓力、神經遞質失衡、不良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社會環境等。 1.心理壓力: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可能導致情緒問題。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心理無法有效調節,容易引發抑郁。 2.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失衡,會影響情緒的調節,進而導致抑郁癥狀的出現。 3.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影響身體和大腦的正常功能,增加抑郁的風險。 4.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癥患者,個體患病的概率可能相對較高。 5.社會環境:社交支持不足、人際關系緊張、生活環境不佳等社會環境因素也可能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出現長期壓抑和抑郁傾向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評估和治療。可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癥狀。同時,自身也要積極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
2024-12-20 07: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最好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采用以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解郁、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作用的湯藥治療。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疾病反復發作的原因就是沒有治療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達到根治。
2015-11-14 15: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