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通過基礎體溫表判斷有無排卵,可從體溫變化特點、持續時間、體溫升高幅度、整體曲線形態以及是否規律等方面進行觀察。 1. 體溫變化特點:有排卵時,基礎體溫在排卵后會升高 0.3 - 0.5℃,且持續 12 - 14 天。無排卵時,體溫可能無明顯升高或升高不明顯。 2. 持續時間:排卵后體溫升高持續不足 12 天,可能提示黃體功能不足,即排卵異常。 3. 體溫升高幅度:排卵后體溫升高幅度小于 0.3℃,也可能表示排卵存在問題。 4. 整體曲線形態:有排卵的基礎體溫曲線呈現雙相型,無排卵則多為單相型。 5. 規律與否:基礎體溫曲線不規律,波動較大,也可能反映排卵障礙。 總之,基礎體溫表是一種初步判斷排卵情況的方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若想更準確了解排卵情況,可結合 B 超監測卵泡發育、性激素六項檢查等。如有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
2024-12-19 15: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基礎體溫(BBT)的記錄是測定卵巢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女性體內溫度的平衡,是受神經--內分泌系統通過控制全身代謝活動來維持的。卵巢周期性的分泌雌激素和黃體素,可在基礎體溫的變化上反映出來。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對黃體素的作用非常敏感,當排卵后,卵泡形成黃體,分泌黃體素并作用于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基礎體溫上升到一定水平,一般在37℃~37。2℃,并持續14天。故黃體期較卵泡期的基礎體溫高,稱作高溫相。而在排卵前(卵泡期)的基礎體溫仍維持在36.4℃~36.6℃之間,稱作低溫相。排卵時基礎體溫突然下降,排卵后體溫又急劇上升,因此,有排卵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呈由低到高的“雙相型”,但其高,低溫差必須在0.5℃以上。而無排卵性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為“單相型”,既在整個月經周期內無高溫相期,體溫波動在36.4℃~36.6℃之間。但約有20%的單相周期,用其它方法又均證實是有排卵的。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簡稱為LUFS)是不排卵的,然而基礎體溫卻呈雙相型。故不能單憑基礎體溫確定是否排卵,更不能以BBT判定排卵時間,因為排卵既可發生在低溫相的最后三天,也可發生在高溫相的最初三天。共有六天的可能。BBT雙相曲線,只能表示成熟的卵泡已經黃素化,提示卵巢有排卵和黃體形成,因血中孕酮值達12.7nmol/L(4ng/ml)就有致熱作用,故基礎體溫上升。因而并不能認為“絕對”的發生了排卵,只要是孕酮升高,BBT也就成為雙相。因此BBT不具有完全準確的可能性。基礎體溫除可診斷有無排卵時作為參考,還用于:A:黃體功能不全的基礎體溫:1,高溫相持續時間短于10天。2,高溫相雖可持續14天,但高,低溫差<0.5℃。3,排卵后的高溫相體溫呈逐漸上升與逐漸下降。B:診斷早孕:基礎體溫高溫相持續20天以上者,可診斷早孕。C: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在“月經期”基礎體溫仍不降低,且伴痛經者。可疑為此癥。成熟女性基礎體溫呈雙相,一般認為表示有正常的排卵。但不孕原因相當復雜,卵泡發育、排出、受精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故障”,都會導致不孕。有的人雖然呈現基礎體溫(BBT)雙相、高血孕酮、子宮內膜分泌象,酷似正常排卵,但實際上此時只能說已有卵泡發育,并已黃素化,并不標志卵泡成熟、排出和受精。據臨床觀察,BBT雙相者通過B超監測和血清激素水平測定,大約有13-44%的卵泡發育異常。而在BBT雙相不孕癥中,卵泡發育異常和排卵缺陷者在83%左右。因此,BBT雙相不可作為排卵與否的唯一標準。B超觀測卵泡發育、排出,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一般從月經周期第8天起,每天觀察卵泡的數目和大小,凡B超在排卵期提示主卵泡消失,最大主卵泡直徑≥18毫米者,一般為正常排卵型。如無炎癥,無輸卵管腔梗阻等特殊情況,可正常受孕。而最大主卵泡直徑15-18毫米,B超提示排卵時主卵泡消失,屬于小卵泡排卵周期。此類卵泡發育、成熟及黃體功能均受影響,易導致不孕。卵泡發育正常,其直徑18毫米以上,而且BBT上升前卵泡生長曲線與正常周期相仿,但BBT上升后卵泡繼續增大,直徑超過30毫米,于月經前縮小或消失,大多為未破裂卵泡黃素化型。即卵泡發育成熟后未排出卵巢,當然精卵無法結合。BBT雙相的另一種類型為小卵泡黃素化周期,BBT上升前后持續為小卵泡,直徑<15毫米,僅可產生孕酮而不能懷孕。上述的幾種類型,恰恰都是孕酮升高,BBT也就成為雙相。在孕酮的影響下,子宮內膜也會出現內分泌象,從而出現一時的排卵假象。如測定體內的黃體生成素、卵泡生成素、雌二醇等檢查,就可以分辨出真假。
2015-11-15 02: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測量方法每日臨睡前將清洗消毒過的體溫表水銀柱甩低,放于床邊成枕下,以便伸手可取。清晨醒后,在未講話、未起床活動前立即取體溫表測口腔體溫5分鐘,最好在清晨5~7時比較固定的時間——剛睡醒時測定。起序焉將所測溫度記錄在基礎體溫單上,逐日進行,最后畫成曲線,并將生活中有關情況如性生活、失眠、月經期、感冒等癥狀及所有治療隨時記錄在基礎體溫單上,以便參考。此法簡單實用,但對測量時間要求嚴格,應當十分注意。2.臨床意義在正常情況下,生育年齡婦女的基礎體溫于排卵后,因受孕激素刺激體溫中樞的致熱作用,使之略有上升,高于卵泡期體溫約0.4~0.5℃,至月經前l~2天或月經第一天下降。因此,正常月經周期每天基礎體溫的聯線呈雙相曲線(見圖2一A),而無排卵性月經周期缺乏孕激素的致熱作用,基礎體溫無規律性周期變化,故成單相曲線(見圖2一B)。,基礎體溫可以反映有無排卵和黃體功能狀況,對女性不孕癥的診斷和治療效果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13507692072;0370-8555222}單相曲線型體溫,說明該周期無排卵,無黃體形成,少數不孕癥患者2~3個月體溫持續在一恒定水平,曲線毫無波動,常提示雌激素水平低落;若呈單相曲線高水平,即持續在36.8~37,2℃,多見于子宮內膜增生癥、子宮內膜息肉等。雙相曲線型基礎體溫,一般表示該周期有排卵、有黃體形成。排卵可發生在體溫轉高之前后2~3天,有時體溫上升之前出現一短暫的輕度低溫點,此時可能最接近排卵的具體時點。也有的基礎體溫呈階梯式上升,需數日達到高水平,這種基礎體溫很難確切地計算出排卵時間,多意味著黃體素產生遲緩,成熟卵泡轉變為黃體受阻;個別病例卵泡黃素化,分泌一定量的孕激素而使體溫上升,但實際上并無排卵,在臨床上要注意鑒別。
2015-11-14 22: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現在生活節奏的快速,讓疾病也快速的跟著生活的步伐,一些婦科疾病總影響著很多的女性,甚至還對女性的生育造成影響,不排卵就是造成女性不孕很大的一個因素,使得很多女性都產生了一些心理陰影,要及時發現疾病就要有所了解。不排卵的癥狀:1、發育情況。身材高大、第二性征發育不良則可能是中樞神經引起的性功能不正常。全身毛發增多,可能是卵巢或腎上腺分泌雄激素太多。乳頭內有乳汁排出可能是血中催乳激素太多。2、月經情況。月經失調、閉經等都是不排卵的癥狀。3、腰酸、下腹疼痛。排卵時會有輕微的腰酸、下腹疼痛等癥狀,但出現這些感覺并不一定說明有排卵,有些婦科疾病也會出現腰酸腹疼的癥狀。4、陰道少量出血。有少數人在兩次月經中間會有少量的陰道流血,比月經量少。這就是所謂的“排卵期出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5、乳房脹痛。排卵期雌激素和孕激素增高,容易引起乳房脹痛。6、白帶增多。這是排卵期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大部分人到了排卵期白帶會明顯增多,變得象蛋清一樣透明,可以拉長為絲狀,沒有外陰瘙癢、異味等不適癥狀。建議您到專科醫院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對癥治療,不要錯過治療的最佳時間。
2015-11-14 19: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