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精神分裂癥和人格分裂癥的形成通常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環境因素、心理社會因素以及大腦結構異常等有關。 1.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癥或人格分裂癥患者,其親屬患病的風險會增加。 2.神經生化因素:如多巴胺、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的失衡可能參與發病。 3.環境因素:包括早年的創傷經歷、生活中的重大應激事件等。 4.心理社會因素:長期的心理壓力、不良的人際關系、社會支持不足等。 5.大腦結構異常:例如腦區發育不良、腦室擴大等。 總之,精神分裂癥和人格分裂癥的成因較為復雜,往往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對于有相關癥狀的個體,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藥物治療如利培酮、奧氮平、氯氮平等,結合心理治療,來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9 23: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理分析:您好,對于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兩種不同的狀態,但是造成這種精神類疾病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有的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狀態壓抑的情緒體驗,時間長后導致,有的是因為環境家庭因素導致。心理指導:建議您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喜歡,平常多和朋友家人溝通,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這樣樂觀的生活可以減少發病的幾率
2015-11-15 06: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心理分析:精神分裂癥是由一組癥狀群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它是多因素的疾病。盡管目前對其病因的認識尚不很明確,但個體心理的易感素質和外部社會環境的不良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識。無論是易感素質還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同患者其發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較為重要。大部分臨床醫生仍同意童年經歷與人格障礙有一定的病因學聯系。一種公認的良好的操作方式是對童年經歷進行評估,并用常識判斷是否有任何童年經歷可能導致了異常人格的形成。心理指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精神分裂癥首選的治療措施,藥物治療應系統而規范,強調早期、足量、足療程,注意單一用藥原則和個體化用藥原則。在大多數的人格障礙中,心理治療包括頓悟療法和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可以服用抗抑郁藥物,早期報告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有效,而其后的研究并沒有證實這一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2015-11-15 05: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目前國內外抗精神分裂癥西藥只能控制,不能根治.睡眠不好是該癥的最大病因.中草藥效果是比較好的,它能根治不復發.
2015-11-15 00: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理分析:您好,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嚴格上來說,屬于不同的概念,它們的表現不同,引起的原因和治療方式也不同心理指導: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精神科問題,患者一般會出現幻聽、幻視、幻嗅,會出現嚴重的妄想信念,甚至悲觀自殺。人格分裂癥(DID)是一種人格問題,患者會表現出雙重或多重人格,并且相互并不認可對方的存在;精神分裂原因有先天遺傳和后天刺激,治療一般采用專門的精神科藥物,人格分裂原因由于童年期的嚴重創傷,一般會建議服用一些抗焦慮藥物,配合心理動力治療,嘗試通過整合人格實現康復。
2015-11-14 21: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