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血液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治療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輸注及其他藥物等。 1.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能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血小板破壞。 2. 免疫球蛋白:例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可調節免疫功能,提升血小板數量。 3. 促血小板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增殖和分化,促進血小板生成。 4. 血小板輸注:直接補充血小板,快速提升血小板數量,防止出血。 5. 其他藥物:根據具體病因,可能會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使用抗-D 免疫球蛋白等。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兒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密切監測下進行,家長切勿自行用藥。同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癥狀變化,定期復查血常規等相關檢查。
2024-12-20 03: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血小板顯著減少,伴有皮膚粘膜紫癜,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癥狀,并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過敏性紫癜的特點是四肢肌膚散布斑點或波及全身,重癥患者伴關節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潰等,嚴重者可發展為紫癜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免疫性綜合病征,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特點是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二者發病機理及表現有顯著不同。一、一般治療:急性型及重癥者應住院治療。二、腎上腺皮質激素。急、慢性型出血較重者,應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三、脾切除:脾切除是有效療法之一。四、免疫抑制劑。五、免疫球蛋白。六、達那唑。七、輸注血小板。八、血漿置換。九、促血小板生成藥。十、中醫中藥。
2015-11-15 04: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根據導致血小板減少的病因進行病因治療如血小板在30×109/L(3萬/mm3)以上出血不嚴重可不做特殊治療因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為自限性疾病數天或1~2周可自然恢復如血小板數≤30×109/L(3萬/mm3)為預防發生顱內出血可考慮以下治療: 1.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是使血小板較快恢復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出血傾向潑尼松(強的松)用量為1~2mg/(kg?d)重癥可先用2~3mg/(kg?d)再漸減量療程約1個月或靜脈滴注地塞米松 2.換血宜用枸櫞酸磷酸葡萄糖(CPD)新鮮血不宜用肝素作抗凝劑更為理想的是血小板抗原匹配的血(例如由于PIA1抗原所致則用PIA1抗原陰性血)進行換血可清除抗體并可提供不被破壞的血小板 3.輸血小板如血小板嚴重減少血小板少于10×109/L(1萬/mm3)或出血危及生命可考慮輸血小板換血或輸新鮮血應輸新鮮血小板以輸入經處理過(用正常人的血漿洗滌過)的患兒母親的血小板有效而安全可較徹底地移去抗體 4.輸新鮮血輸入血小板同型的血所輸血小板雖可被患兒血內抗體所破壞但實際上可消耗抗體有利于病情恢復特別是當發生嚴重出血時可作為急救措施 5.免疫球蛋白國外有人主張輸注免疫球蛋白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 6.止血藥物的應用由于血小板異常所致出血可用酚磺乙胺(止血敏)DIC高凝期用肝素消耗期可同時補充凝血因子和加用肝素纖溶亢進期可在肝素基礎上加用抗纖溶制劑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對羧基芐胺) 7.對癥治療
2015-11-15 03: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