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慢性胃炎引起消化不好,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精神因素、藥物刺激、自身免疫等有關。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引發炎癥。可通過尿素呼氣試驗等檢查明確,治療常采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2.飲食習慣: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偏好辛辣油膩食物等,會加重胃負擔。需調整飲食,定時定量,清淡為主。 3.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影響神經調節,導致胃功能紊亂。應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運動減壓。 4.藥物刺激: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損傷胃黏膜。盡量避免使用或遵醫囑更換藥物。 5.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胃黏膜細胞。治療可能需使用免疫調節劑。 總之,對于慢性胃炎導致的消化不好,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相應措施,并定期復查。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024-12-19 18: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癥,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屬于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是較常見的食管疾病.主要是由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炎癥. 一,一般治療 生活方式的改變應作為治療的基本措施.抬高床頭15—20cm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這樣可在睡眠時利用重力作用加強酸清除能力,減少夜間反流. 二,藥物治療 (一)H2受體阻滯劑 H2受體阻滯劑(H2RAS)是目前臨床治療GERD的主要藥物. (二)質子泵抑制劑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此類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和拌托拉唑. (三)促動力藥 滅吐靈,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左舒必利,紅霉素等. (四)粘膜保護劑 硫糖鋁作為一種局部作用制劑,能通過粘附于食管粘膜表面,提供物理屏障抵御反流的胃內容物,對胃酸有溫和的緩沖作用,但不影響胃酸或胃蛋白酶的分泌,對LES壓力沒有影響. (五)聯合治療 抑酸劑治療無效,且經食管測壓證實有食管動力異常的患者可試用促動力藥聯合抑酸劑治療. 1,定時定量進食,飲食宜清淡(或少食多餐),晚餐不宜飽食,睡前4小時不宜進食. 2,減少脂肪攝入,烹調宜煮,燉,燴為主,不用煎炸. 3,戒煙酒. 4,少食酸性飲料和甜食,如檸檬汁,巧克力等. 5,忌辛辣,刺激,生冷和難消化食物. 6,增加蛋白質攝入,如瘦肉,雞蛋清,牛奶,豆制品等.
2015-11-15 13: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根據患者病史,患者應該有反酸反食反胃噯氣,一般反流物會刺激食管從而引起癥狀,如燒心,胸痛,吞咽困難.治療目的是控制癥狀,減少復發和防止并發癥.1,減少臥位及夜間反流可將床頭太高15~20cm,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戒煙禁酒.2,藥物治療: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3,維持治療4,抗反流手術治療5,積極治療并發癥建議到醫院詳細檢查,系統治療
2015-11-15 11: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反流食管炎多為胃的賁門松弛,胃酸反流所致,可用點消炎藥,促胃蠕動的藥,助消化藥,進食易消化食物,規律飲食,適當活動,一般預后良好,不飲酒,特別是不要吸煙,
2015-11-14 22: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臨床表現 1.燒灼感:餐后1小時胸骨后,劍突下或上腹部有燒灼感或疼痛感,可向頸,肩,背擴散,平臥或軀干前屈,彎腰時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時或服用抗酸藥物后可緩解. 2.胃內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隨燒灼感同時出現,酸性或含膽汁的胃內容物反流入口腔,當軀干前屈或臥床時易出現,睡眠時由于反流液被吸入氣管引起嗆咳或吸入性肺炎.此癥狀多在胸骨后燒灼感或燒灼痛發生前出現. 3.吞咽困難:由于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多呈間歇性,持續性者常提示食管狹窄.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而出現間歇性咽下困難.后期則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所替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在劍突處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4.出血:由于食管黏膜損傷,可有慢性,少量出血.嚴重食管炎者可出現食管粘膜糜爛而致出血,多為慢性少量出血.長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導致缺鐵性貧血.治療措施:1.減少腹腔壓力,少食多餐而不一餐多食.避免辛酸食物,煙酒及脂肪油膩食品,燥熱之品; 2.飯中,飯后保持坐立;3.睡眠時抬高頭部;4.應用制酸藥,中和胃內的酸; 5.應用抗組胺藥,特別是質子泵抑制劑,因為上述藥物可有效減少胃酸分泌,進而緩解上腹部灼痛感; 6.如果反流是因為食管裂孔疝,應考慮手術.預防: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使食管下括約肌功能削弱所致,包括嘔吐,食管賁門大部分切除術,胃潴留,十二指腸潰瘍,吸煙,大量飲酒或服用阿托品類藥物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因此,在本病的防治上,要積極消除引起食管下括約肌削弱的因素,再用藥物控制癥狀,做到“標本兼治”.大部分患者(85%-90%)經注意飲食調節,減輕體重,墊高床頭及加用藥物治療,都有良好的效果,特別是近年質子泵抑制劑的應用為本病的治療開僻了新的途徑.與抗反流藥聯合用效果更好.少數病人經內科積極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作胃底折疊術.
2015-11-14 1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