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歲女孩患亞急性乳腺炎如何治療及預后
我女兒18歲,右乳在07年2月出現膿腫,膿液較多,切開排膿后愈合.但是過了沒多久又出現膿腫,并自行在上次切開邊穿破皮膚,流出膿液.經醫生診斷為亞急性乳腺炎.請問:此病如何治療?愈后怎樣?能否治愈?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亞急性乳腺炎是一種常見的乳腺疾病,多由細菌感染、乳腺導管阻塞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預后通常較好,但也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和患者自身免疫力等。 1. 病因:細菌入侵乳腺組織,乳汁淤積導致乳腺導管阻塞,內分泌失調影響乳腺功能,自身免疫因素,乳頭損傷引發感染。 2. 癥狀:乳房紅腫、疼痛,可觸及腫塊,部分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癥狀。 3. 檢查:乳腺超聲有助于明確膿腫位置和大小,血常規可了解炎癥指標。 4. 治療: 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控制感染。 手術治療:對于較大膿腫,需切開引流。 中醫治療:中藥外敷、針灸等輔助治療。 5. 預后:及時規范治療,多數可痊愈,少數可能反復發作或形成慢性炎癥。患者應注意保持乳房清潔,避免乳頭損傷,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亞急性乳腺炎雖然給患者帶來不適,但只要積極治療,遵循醫囑,注意日常護理,一般預后良好。
2024-12-20 06: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乳腺小葉增生的發生和發展與卵巢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多由于孕激素分泌不足和雌激素相對過多,致使月經周期中乳腺組織的增生和復舊過程發生紊亂而罹病.避孕藥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有助于此病。但是,避孕藥只能作為一種臨時的或補救的避孕方法,如果長期服用避孕藥對身體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建議你使用其他物理的避孕方法為好。乳腺小葉增生在青春期后的女生中非常常見,保持良好心態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早日康復!
2015-11-15 07: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口服乳癖消或乳疾靈,小金丹等,進一步檢查,考慮是乳腺增生。
2015-11-15 06: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一座乳腺B超檢查,口服乳癖消或乳疾靈,考慮是增生引起,祝健康。
2015-11-15 02: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漿細胞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種慢性非細菌性炎癥。由于病理特點復雜多變,有多種命名,如“閉塞性乳腺炎”、“炎哺乳期也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導管擴張癥”、“粉刺樣乳腺炎”等。漿細胞乳腺炎一種良性病,它是由于乳腺導致上皮不規則增生,分泌功能失常,乳頭和乳暈下乳腺導管人有大量含脂質的分泌物積聚,導致乳管擴張,繼之乳管內積聚物分解,因分解的化學性產物不斷刺激乳管周圍的組織,引起炎癥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此時,如果病變進一步擴張,可形成一炎性腫塊。有時炎癥呈急性發作而成膿腫,膿液中常混有粉渣樣物,在乳頭乳孔中亦有粉渣樣物排出,則稱為“粉刺樣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發病突然,發展快。病人感乳房局部疼痛不適,并可觸及腫塊。腫塊位于乳暈下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腫塊質硬、韌。表面呈結節樣,界欠清,與胸壁無粘連。有的乳房皮膚有水腫,桔皮樣,一般無發熱等全身癥狀。乳頭常有水腫,桔皮樣,一般無發熱等全身癥狀。乳頭常有粉渣樣物泌出,有臭味。少數病人伴乳頭溢液,為血性或水樣,還可伴患側腋下淋巴結腫大。晚期腫塊發生軟化,形成膿腫。膿腫破潰后流出混有粉渣樣膿汁,并造成乳暈部瘺管,以致創口反復發作、漸成瘢痕,使乳頭便內陷成凹。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的病人表現為長期乳頭溢液,或僅乳頭內陷,或局部腫塊持續不消長達數年。建議中醫外科膏藥外敷治療,要完全徹底治愈大約需要2-3個月。
2015-11-15 02: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乳頭炎、乳暈炎及乳腺炎。最常見于哺乳期,尤其是初產婦。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其次是鏈球菌,如不及時處理,則發展為蜂窩織炎、化膿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發病率為2.9%~4.8%。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是兩大發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過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暢所致;入侵細菌多來源于乳頭皮膚的破損、不良哺乳習慣、嬰兒口腔炎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