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腎前性因素、腎性因素、腎后性因素、腎小管損傷、腎小球損傷等。 1.腎前性因素: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如大量失血、脫水、心力衰竭等,導致腎臟灌注不足。 2.腎性因素:包括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性腎炎、腎小球疾病等。急性腎小管壞死可能由腎缺血、腎毒素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常因藥物過敏、感染等所致;腎小球疾病如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3.腎后性因素:主要是尿路梗阻,如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等,使尿液排出受阻,腎盂內壓力增高,影響腎功能。 4.腎小管損傷:常見于腎缺血、腎毒素作用,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影響腎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5.腎小球損傷:例如免疫復合物沉積、炎癥細胞浸潤等,破壞腎小球濾過屏障,導致腎功能下降。 總之,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多樣,且可能相互影響。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4-12-20 06: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對于急性腎功能一定要重視,你提到急性腎功能為你解答如下.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急性腎小管壞死(ATN),可以有不同的始動因素和持續發展因素。人類中毒性和缺血性ATN可是多因素的,如中毒性ATN可發生在老年、糖尿病等多種因素基礎之上,也可有缺血因素參與。中毒性和缺血性損害也可一起引起ATN。腎前性ARF是腎灌注減少導致血流動力學介導的腎小球濾過率(GFR)降低,并無明顯的腎實質損傷。如果腎灌注量減少能在6小時內得到糾正,則血流動力學損害可以逆轉,腎功能也可迅速恢復。但若低灌注持續,則可發生。腎小管上皮細胞明顯損傷,繼而發展為ATN。ATN的發病機制仍未完全闡明,涉及腎血流動力學改變、。腎毒素或腎缺血一再灌注所致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及上皮細胞脫落、管型形成和腎小管腔阻塞等。(一)小管因素低氧/缺血、腎毒性物質可引起近端腎小管損傷,包括亞致死性可逆性功能紊亂、小管上皮細胞凋亡或壞死,并導致小管對鈉重吸收減少,管一球反饋增強,小管管型形成導致小管梗阻,管內壓增加,(2-FR下降。小管嚴重受損可導致腎小球濾過液的反漏,通過受損的上皮或小管基底膜漏出,致腎間質水腫和腎實質進一步損傷。(二)血管因素腎缺血既可通過血管作用使人球小動脈細胞內Ca。’離子增加,從而對血管收縮刺激和腎自主神經刺激敏感性增加,導致腎自主調節功能損害、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和內皮損傷,也可產生炎癥反應。血管內皮損傷和炎癥反應均可引起血管收縮因子(如內皮素、腎內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血栓素A2等)產生過多,而血管舒張因子,主要為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I。、P(;E2)合成減少。這些變化可進一步引起血流動力學異常,包括腎血漿流量下降,腎內血流重新分布表現為腎皮質血流量減少,腎髓質充血等,這些均可引起GFR下降。
2015-11-15 14: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無尿(每日尿量少于100m1),含氮的代謝廢物排出急劇減少(1992年我國腎臟病界學者討論后規定,診斷急性腎功能衰竭時血清肌酐應每日上升超過44—88mmol/L),迅速出現氮質血癥以及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并由此產生一系列循環,呼吸,神經,消化,內分泌,代謝等功能變化的臨床綜合征,稱為急性腎功能衰竭綜合征.
2015-11-15 11: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患上腎病在飲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腎病患者日常保健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腎病患者出現腹水意味著是晚期嗎? -
Q: 尿黃是否為 IGA 腎病的癥狀? -
Q: 慢性腎功能衰竭有哪些表現? -
Q: 腎病需要做哪些檢查 -
Q: 腎病能否被治愈? -
Q: 患上腎病飲食上有何注意事項 -
Q: 腎上腺瘤嚴重嗎?會導致腎功能不全嗎? -
Q: 腎病與經常受涼是否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