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致腎臟衰竭不排尿如何治療
心臟衰竭引起腎臟腎臟衰竭該怎么治療?心臟衰竭引起腎臟腎臟衰竭該怎么治療現已做血透不排尿吃飯可以精神商佳含鉀29點多。血透治療后精神可以就是不排尿求最好的治療方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臟衰竭引起腎臟衰竭導致不排尿,治療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改善心功能、調整水電解質平衡、保護腎臟、促進尿液排出、必要時進行血液凈化治療等。 1. 改善心功能: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利尿劑(如呋塞米)等藥物,減輕心臟負擔,增強心肌收縮力。 2. 調整水電解質平衡:密切監測血鉀、血鈉等指標,根據情況補充或減少相應電解質。可使用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使用葡萄糖酸鈣對抗高鉀血癥。 3. 保護腎臟:應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如纈沙坦),減少尿蛋白,延緩腎功能惡化。 4. 促進尿液排出:應用前列腺素 E1 等藥物,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促進尿液生成和排出。 5. 血液凈化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幫助清除體內多余的水分和代謝廢物。 6. 飲食管理:限制鈉鹽和水分攝入,避免加重水腫和心臟負擔。 心臟衰竭引起的腎臟衰竭不排尿病情較為復雜,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改善預后。
2024-12-19 20: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