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脛骨中下段髓腔改變如何治療
X片的檢查結果是:左脛骨中下段局部皮質增厚,骨腔密度增高;左踝關節結構正常.CT檢查結果是:左脛骨中段局部骨皮質增厚,髓腔密度增高,其內可見結節狀鈣化灶,髓腔內脂肪密度消失,骨內膜增生可見層狀反應鈣化,左脛前局部軟組織較右側略模糊.印象:左脛骨中下段局部髓腔改變(慢性骨髓炎可能請結合臨床)2009年10月份,因膝蓋受傷,后來發現走時間長了,小腿處有些剛開始醫生讓輸的先鋒必,輸了半個月.但感覺走路無力,情況更糟.現在停了1個多月,小腿處有些浮腫,稍一走路就感覺無力,請問這種病該怎么治療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左脛骨中下段髓腔出現改變,可能是慢性骨髓炎。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藥物治療、局部處理、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及生活調理等。 1.藥物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克林霉素、萬古霉素等,以控制感染。但抗生素的使用需遵醫囑,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 2.局部處理:如有膿腫形成,需切開引流,排出膿液,減輕局部壓力。 3.物理治療:如超短波、紅外線照射等,有助于促進炎癥消退和組織修復。 4.手術治療:若病情嚴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進行病灶清除術、骨移植術等。 5.生活調理: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總之,對于左脛骨中下段髓腔的改變,應根據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促進康復。
2024-12-19 13: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朋友您好,根據您的情況考慮慢性骨髓炎多數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不及時或創傷骨折治療不當引起感染,經久不愈所致.
2015-11-15 22: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慢性骨髓炎指導意見首先用中藥祛寒化濕解毒進行調理,傷口愈合好后.建議服用有激發骨細胞快速生長功能的接骨中藥能夠幫助快速打通骨髓孔,使骨與骨細胞快速連接到一起,能促進體內氧化和還原作用,并維持結締組織正常功能,增大肌體纖維連接,促進傷口愈合,加快血液循環,加快骨痂快速形成.從骨內向外連接固定,3天止痛消腫,使骨折處骨痂堅硬牢固,在最短的時間修復破壞的組織,在最短的時間康復.生活護理為了你早日康復,在恢復過程中不要吃生冷,刺激,茶葉(容易造成骨質疏松),豬肉(太寒容易控制血液循環對愈合不利),白酒,飲料(容易造成骨質疏松)以免留下后遺癥.在服用要注意每天服舒筋活絡,活血化瘀藥物容易傷肝.
2015-11-15 13: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朋友您好,根據您的情況考慮慢性骨髓炎多數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不及時或創傷骨折治療不當引起感染,經久不愈所致.由于感染的骨腔或死骨等存留,保守治療一般無效,而應用手術治療,徹底摘除死骨,清除增生的瘢痕和肉芽組織,消滅無效腔,改善局部血循環,配合完善的圍手術期護理,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祝您健康!
2015-11-15 02: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髓炎,中醫名字為附骨疽,民間俗稱“鐵骨瘤”,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多年不愈的病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若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濃,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癥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但落下終生殘疾,且手術費用昂貴,給病人和家庭造成痛苦. 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用邱醫堂中醫傳統外科膏藥活血生肌膏外敷治療.膏藥可以促進壞死組織排出,加快肉芽組織生長,把壞死組織及手術遺留線頭和小死骨拔出體外.通過膏藥外敷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托毒祛腐,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生肌丹”(竇道須加藥線引流)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祛腐生肌.傳統中醫外科膏藥對糖尿病足及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潰爛,褥瘡,骨髓炎潰爛,結核病潰爛,脈管炎潰爛等疾病療效奇特,對患者肝,胃,腎臟等功能無任何損傷,其療效高,無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復發.
2015-11-15 02: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