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持續低溫一周,體溫在 35.5 度左右,可能是環境因素、基礎代謝率低、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感染未愈等原因所致。 1. 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寒冷環境,身體熱量散失過多,導致體溫偏低。應注意保暖,及時更換溫暖的衣物,改善所處環境的溫度。 2. 基礎代謝率低:身體的基礎代謝率較低,產熱不足。需適當增加運動,提高代謝水平。 3.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影響身體的代謝和產熱??赏ㄟ^甲狀腺功能檢查確診,治療藥物如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等。 4. 貧血:體內血紅蛋白不足,影響氧氣運輸和能量產生,導致體溫降低。明確貧血類型后,針對性治療,如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片等。 5. 感染未愈:感染后身體虛弱,體溫調節功能未完全恢復。要積極治療原發病,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 如果持續低溫的情況不改善,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20 05: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可以服用一段時間附子理中丸,金貴腎氣丸治療一下!
2015-11-15 15: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體溫變低多與植物神經調節自然體溫的功能退化有關.植物神經的功能一旦被擾亂,血液循環會惡化,從而導致免疫力降低,極容易感染上各種疾病.老年人的體溫持續在35℃以下,醫學上便稱作“老人低溫癥”.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是因為身體機能老化,體內產熱減少,能夠覺察到溫度降低的身體機能喪失了敏感度,在與寒冷的接觸中,皮膚血管反應遲鈍,不能很好地收縮,丟失的熱量也比較多,因而不能使體溫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老年人冬季低溫癥的形成一般需要數天時間.當老人體溫降到35℃,36℃時,一般自己還能訴說寒冷,但有嗜睡,無精打采的癥狀.若體溫低于35℃,就可能出現意識障礙,此時老人的皮膚往往蒼白,摸上去有冰涼的感覺,有時還可發現紫癜或水皰,面部腫脹,肌肉僵硬,很少有寒戰反應,會出現呼吸,心率減慢,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可以發展到心跳驟停.首先要注意保暖,老人的居室溫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睡眠時,床上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電熱毯,熱水袋等.其次,要多參加一些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種花,養鳥等等.第三,老年人冬季應多進食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但不宜多飲酒.如果體溫一直不能回升,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2015-11-15 13: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