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身上出現紫癜且血小板異常,治療中血小板升得快降得也快,檢查不出原因建議切脾,可能與免疫因素、感染因素、骨髓造血異常、藥物影響、遺傳因素等有關。 1.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產生抗體破壞血小板。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可能導致這種情況。 2.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細菌感染,如肝炎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影響血小板生成和破壞的平衡。 3. 骨髓造血異常:骨髓造血干細胞出現問題,影響血小板的生成,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4. 藥物影響:部分藥物如磺胺類、解熱鎮痛藥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或引起免疫反應,導致血小板異常。 5. 遺傳因素:少數患者可能存在遺傳因素,導致血小板相關的基因缺陷,影響血小板功能。 總之,血小板異常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檢查和臨床表現來明確。在治療過程中,應遵循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切脾是一種治療手段,但也需要權衡利弊。
2024-12-22 21: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血小板減少常見于以下情況和疾埠(1)血小板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纖維化、放射線損傷等;(2)血小板破壞或消耗過多: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淋巴瘤、風疹、藥物過敏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3)血小板分布異常:脾功能亢進;(4)放射治療和化療等
2015-11-16 03: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兒童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激素丙種球蛋白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部分孩子血小板升至正常后停藥或減藥后可再次下降病情遷延數月甚至數十年不愈血小板減少主要的問題是易出血不出血與正常孩子無異你孩子血小板96一般不會出血強的松減量每周減一片直至以最小的激素量維持血小板在30~50左右或可改用其它方案治療原則是以最小的藥量維持血小板在安全范圍即可不要追求一定使血小板升至以上7月份有十余例血小板減少患兒找我看病程1月至數月不等最長者10年有幾例已停藥觀察幾例繼續隨訪治療
2015-11-15 21: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