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肛緣 7CM 處的環狀腫塊是什么病
距肛緣7CM可見一環狀隆起性腫塊,菜花狀,表面糜爛壞死,活檢3塊,質硬,易出血。腸腔狹窄無法繼續進鏡。這是2011.3.4號的腸鏡檢查報告在東陽市人民醫院檢查的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距肛緣 7CM 處出現環狀隆起、菜花狀、表面糜爛壞死且質硬易出血的腫塊,并導致腸腔狹窄,可能是直腸癌,但也不排除其他腸道疾病,如直腸腺瘤惡變、直腸間質瘤、直腸淋巴瘤、潰瘍性直腸炎等。 1.直腸癌:是常見的直腸惡性腫瘤,多由遺傳、不良飲食、慢性炎癥等因素引起。早期癥狀不明顯,后期可有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2.直腸腺瘤惡變:直腸腺瘤長期發展可能惡變,與基因突變、環境等有關。早期可無明顯癥狀,確診依靠病理檢查。治療以手術為主。 3.直腸間質瘤:起源于間葉組織,癥狀取決于腫瘤大小和位置。治療常采用手術和靶向藥物治療。 4.直腸淋巴瘤:屬于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可出現腸道癥狀。治療包括化療、放療和免疫治療等。 5.潰瘍性直腸炎:是一種炎癥性腸病,表現為腹瀉、黏液膿血便等。治療有藥物治療和局部灌腸等。 出現上述腸鏡檢查結果,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腫瘤標志物、病理活檢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22 20: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腸癌早期有以下表現。 便血為腸癌常見的癥狀之一。發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開始出血量少,見于糞便表面,合并感染后為濃血便。慢性腸梗阻時,腹部膨脹,腸鳴音亢進和陣發性絞痛。全身惡病質癌腫晚期,病人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貧血、黃疸、腹水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瀉等。 為增加腸癌的治愈率,目前腸癌治療中普遍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在手術、放化療的同時讓病人服用現代中藥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抑制瘤體增長,減輕治療副作用。目前人參皂苷Rh2的提取技術已非常成熟,含量較高的產品有含量高達16%左右,臨床上已經幫助多位腸癌患者恢復健康。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可以點我,我幫你分析一下C5
2015-11-16 03: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腸癌的檢查項目: 1.病理學檢查 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由于直腸癌手術常涉及改道問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為避免誤診誤治術前或術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學檢查的結果以指導治療絕對不要輕易挖除肛門 2.癌胚抗原測定 癌胚抗原(CEA)測定已普遍開展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后有價值連續測定血清CEA可用于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手術或化學治療后CEA明顯降低表示治療效果良好如手術不徹底或化學治療無效血清CEA常維持在高水平如手術后CEA下降至正常復又升高常提示腫瘤復發 3.B超檢查 對發現直腸腫瘤的病例可進一步作直腸腔內B超這是一項近年發展起來的無創檢查其優點是可判斷直腸癌的浸潤深度及范圍同時對淋巴結是否有轉移也有一定價值肝臟B超尤為重要以防直腸癌肝轉移的漏診 4.CT掃描 對腸壁內浸潤深度判斷的正確性不及腔內超聲但對腸外中度至廣泛的播散則有較高的診斷正確性 早期腸癌預后較好,0期根治性切除后的五年存活率約為40~60%,因此如能0期發現及時手術是很有可能治愈的。唯我國直腸癌大部分發現晚、目前總的手術切除率約很底,且中晚期較多。中晚期一般采取中西結合的保守治療方式,現代中藥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是很多腸癌臨床患者選擇的輔助治療藥物,能很好的控制腫瘤細胞,同時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食欲,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時限,也給患者帶去更多的治療機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可以點我,我幫你分析一下C5
2015-11-15 21: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從上述檢查結果看多屬于息肉的表現的,多不屬于癌癥的情況的,具體判斷的話需要做進一步的病理組織檢查
2015-11-15 14: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