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切除后膀胱化療致尿道狹窄的原因及導尿問題
我父親做了膀胱癌切除后,化療時藥物直接用注射器推入膀胱,四次化療后造成尿道狹窄,這是咋回事啊?請問醫生在化療時沒有上導尿管對不,能不能這樣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膀胱癌切除后膀胱化療出現尿道狹窄,可能與化療藥物刺激、炎癥反應、瘢痕形成、尿道損傷、個體差異等有關。化療時是否上導尿管應根據具體情況判斷。 1. 化療藥物刺激:部分化療藥物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如絲裂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直接作用于尿道黏膜,可能導致黏膜損傷和狹窄。 2. 炎癥反應:化療過程中可能引發局部炎癥,炎癥因子釋放,導致尿道組織增生和纖維化,進而引起狹窄。 3. 瘢痕形成:尿道黏膜受損后,修復過程中可能形成過多的瘢痕組織,使尿道管腔變窄。 4. 尿道損傷:化療藥物注入時操作不當,可能對尿道造成機械性損傷,增加狹窄風險。 5.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尿道組織對化療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可能更易出現狹窄的情況。 總之,膀胱癌切除后膀胱化療后出現尿道狹窄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如尿道擴張、手術等。
2024-12-22 15: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來說,膀胱癌患者在手術后,為了防止復發和轉移,會進行灌注化療。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療應是藥物能迅速在膀胱上皮內達到有效藥物濃度,而全身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目前膀胱化療藥物分為兩種:一種為生物制劑,包括卡介苗、干擾素等;另一類為化學藥物,如:有絲裂霉素、阿霉素等。化療同時一般需要配合其他藥物抑制化療藥物副作用,使化療取得比較好的療效,臨床口碑較好的藥物有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可以通過誘導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腫瘤的復發和浸潤,也可以延長腫瘤復發的時間,人體最佳吸收含量為16%以上。有些化學藥物對皮膚和陰莖有較強的刺激性,在進行膀胱灌注治療時,要加強保護。膀胱灌注應在早晨進行,灌注前應排尿,藥物注入膀胱后,應變換各種體位,如平臥、左側臥、右側臥、俯臥等,以使藥物與膀胱的各個部位均能接觸,以提高療效。
2015-11-16 00: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治療,不放化療,提高免疫力,調整陰陽平衡,有效防止復發.如果治療及時是可以康復的
2015-11-15 20: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膀胱灌注化療。灌注前先排空尿液,常規消毒后留置導尿,再灌注藥物,灌注后囑患者每5min改變體位一次(仰、俯、兩側),化療藥物在膀胱內保留30min。用藥方法均為先每周1次,連續8周,以后每月1次,連續10次,總療程為12個月。
2015-11-15 14: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根據你描述的病情看是屬于膀胱癌術后。膀胱癌即使早期手術或放化療后也容易復發轉移。為什么腫瘤容易復發轉移,是因為沒有將不平衡體質轉變為正常體質。讓腫瘤失去復發的機會才行而轉變體質只有中醫藥才有效。,否則在手術,放化療也沒用。目前你最好的辦法是中醫藥治療來控制腫瘤繼續復發轉移,快速改善臨床癥狀。建議你通過傳統中草藥結合現代中藥(金羚抗癌靈)來抑制癌細胞線粒體內DNA合成,阻斷癌細胞代謝,使癌細胞自身凋亡(餓死)。這一療法對治療控制膀胱癌術后復發有獨特療效。而且安全,無副作用,起效迅速。一般服藥3-20天左右就可以快速改善臨床癥狀(如:癌性疼痛,癌性發熱,胸腹水,黃疸,精神不振,睡眠不良,飲食障礙等癥狀可明顯改善)。從而減輕痛苦,降低腫瘤異常標記物,縮小腫塊,預防控制腫瘤復發轉移,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效果好的可達到臨床治愈。
2015-11-15 13: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