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癬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
手足癬中藥配方,這是一種什么癥狀,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平時在生活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些什么呢,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沒有呢,請醫生幫忙解答下,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手足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皮膚病,癥狀包括皮膚瘙癢、脫屑、水皰等。其發病原因主要有真菌感染、皮膚屏障受損、多汗潮濕環境、免疫力低下、接觸傳染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注意個人衛生等。 1. 真菌感染:手足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真菌引起。這些真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 2. 皮膚屏障受損:皮膚受到外傷、過度摩擦等,導致屏障功能減弱,容易感染真菌。 3. 多汗潮濕環境:長期處于多汗、潮濕的狀態,為真菌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4. 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身體免疫力下降,易患手足癬。 5. 接觸傳染:與患者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可能會被傳染。 總之,預防手足癬要保持手足清潔干燥,避免接觸傳染源。一旦患病,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2024-12-23 03: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普遍。在我國,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于真菌的生長。
2015-11-16 08: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癬主要是真菌感染,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開始為鱗屑性紅斑,邊界清楚,皮損發展較快,瘙癢劇烈,治療上主要是靠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由于真菌感染,癥狀消失后停藥,很容易復發,因此治療療程一定要足,現在常用的藥物有達克寧,皮康霜,地塞米松軟膏等刺激性小的藥物,治療一定要徹底,癥狀消失后,要繼續用藥一周左右,要不然容易復發。另外一定要注意衛生,愿你早日康復。
2015-11-15 2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朋友你好,你這情況可用特比萘芬、咪康唑或酮康唑霜劑涂于患處。皮損糜爛者,可用2%龍膽紫液外涂。但由于真菌感染在皮膚深部,外用藥物難以根治。要徹底治愈手足癬還應到醫院皮膚科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2015-11-15 20: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足癬(俗名“香港腳”、腳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發生,數周或數月后才感染到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于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足癬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2015-11-15 19: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