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結腸息肉及肉芽腫性炎是否需摘除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腸鏡檢查診療報告單:進鏡75cm至回盲部,劍回盲呈唇形,闌尾開口光滑,延回盲瓣口進鏡10cm至回腸末端,所見粘膜光滑,退鏡觀察,升結腸至回盲部可見散在多個息肉樣隆起,亞蒂,最大直徑約2.5cm*2.0cm,表面充血,糜爛活檢1塊,升結腸距肛門70cm可見片狀充血,紅斑,水腫,活檢1塊,余所見結腸粘膜光滑,尼莫下血管網清晰,未見明確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及腫物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病例診斷;1.(升結腸)炎癥性息肉2升結腸)異物性肉芽腫性炎,未見克隆恩等特異性病變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是否需要摘除,價格多少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升結腸出現炎癥性息肉和異物性肉芽腫性炎,是否需要摘除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息肉大小、數量、癥狀、病理性質、患者身體狀況等。 1. 息肉大小:直徑較大(如大于 2cm)的息肉惡變風險相對較高,通常建議摘除。 2. 息肉數量:若息肉數量較多,可能增加惡變幾率,考慮摘除。 3. 癥狀表現:如果引起明顯的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應摘除以緩解癥狀。 4. 病理性質:通過活檢明確為炎癥性息肉,但仍需警惕惡變可能,綜合評估是否摘除。 5. 患者身體狀況:患者身體狀況良好,能耐受手術,更傾向于摘除;若身體虛弱,需權衡利弊。 總之,對于升結腸的息肉和肉芽腫性炎,是否摘除需醫生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判斷,患者應與醫生充分溝通,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
2024-12-22 20: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