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女孩被診下肢肌張力高,如何判斷及是否住院?
如何判斷下肢肌張力高?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四個月20天的女孩,醫生檢查說肌張力高,現在孩子知道對話笑,翻身能夠側立,早產34周出生,出生時有雙側室管膜下出血,心肌損傷,新生兒科住了18天1個月后復查頭顱B超,顯示出血正在吸收期,3個月后做了磁共振,顯示沒有異常,心臟彩超檢查顯示一切正常,腦干測聽顯示一切正常,我的孩子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判斷下肢肌張力高可從姿勢、被動運動、肌肉硬度、關節活動度和原始反射等方面觀察。對于是否需要住院治療,要綜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包括癥狀嚴重程度、既往病史、檢查結果等。 1.姿勢:觀察孩子下肢的姿勢是否異常,如交叉腿、尖足等。 2.被動運動:檢查者活動孩子下肢時,感受阻力大小,阻力大可能提示肌張力高。 3.肌肉硬度:觸摸孩子下肢肌肉,肌肉緊張、硬邦邦可能是肌張力高。 4.關節活動度:觀察孩子下肢關節活動范圍是否受限。 5.原始反射:如不對稱的緊張性頸反射持續存在,可能提示問題。 對于是否住院,要考慮孩子癥狀的進展情況。如果癥狀逐漸加重,影響孩子的運動發育,或者伴有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可能需要住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但如果癥狀較輕,且經過評估其他方面發育良好,可以先在門診接受康復訓練,并密切隨訪觀察。 總之,判斷下肢肌張力高需要綜合多方面的表現,而對于是否住院治療,要根據孩子的個體情況,由醫生做出專業的判斷和建議。
2024-12-23 01: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肌張力增高表現為肌肉較硬,被動運動阻力增加,關節活動范圍縮小,見于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病變。錐體系病變表現為痙攣性肌張力增高,特點是其肌張力增高有選擇性,上肢以內收肌、屈肌與旋前肌為主,下肢以伸肌肌張力增高占優勢,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張力增高明顯,被動運動患者關節開始時阻力較大,終了時變小即所謂摺刀樣肌張力增高。肌張力偏高主要是病理性神經系統異常的表現,也有些嬰兒是由于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出現肌張力高,如果不見好轉要定期復查
2015-11-16 08: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肉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高的人在運動和靜止時均可能表現出異常姿勢.一般肌張力過高與大腦受損有影響,但程度不一.肌張力高是腦癱的常見癥狀之一,對小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很嚴重的危害,治療小兒肌張力高一定要遵循科學、有效的方法治療。
2015-11-16 05: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孩子肌張力高導致的比較常見的因素為腦損傷,多見于有異常生產史的孩子,如窒息,缺氧,早產,難產,顱內出血等等。你好,針對性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度訓練;痙攣肌的牽伸治療;功能性主動活動的強化訓練;輔助用具如矯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輪椅的使用等。
2015-11-15 21: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稱為運動性肌張力,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而肌張力高則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 您好,一般肌張力過高與大腦受損有影響,但程度不一。如果您的寶寶確診是肌張力有問題,必須立刻進行醫治!!!因為嬰兒的大腦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盡量在4個月之內的最佳時間進行醫治!建議您立即做個頭部CT,以確認受損程度。
2015-11-15 20: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