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甲肝和乙肝在病原體、傳播途徑、癥狀表現、治療方法和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 1.病原體: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導致。 2.傳播途徑:甲肝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如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乙肝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 3.癥狀表現:甲肝多為急性起病,癥狀包括發熱、乏力、食欲不振、黃疸等。乙肝癥狀可能較隱匿,可表現為慢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4.治療方法:甲肝一般以支持治療為主,多可自愈。乙肝則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有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等。 5.預后:甲肝預后良好,多數患者可完全康復。乙肝慢性化率較高,部分患者病情反復。 總之,甲肝和乙肝在多個方面有所不同,但無論是甲肝還是乙肝,都應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
2024-12-23 01: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甲型肝炎(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員,1981年歸類為腸道病毒屬72型,最近由于它在許多方面的特征與腸道病毒有所不同而歸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直徑27-32nm,無包膜,球形,由32個殼粒組成20面體對稱核衣殼,內含單股RNA,由7500個核苷酸組成.抵抗力較強,能耐受60℃1小時,10-12小時部分滅活;100℃1分鐘全部滅活;紫外線(1.1瓦,0.9cm深)1分鐘,余氯10-15ppm30分鐘,3%福爾馬林5分鐘均可滅活.70%酒精25℃3分鐘可部分滅活.HAV經口進入體內后,經腸道進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癥,約過1周后才到達肝(甲型肝炎潛伏期平均為30日).隨即通過膽汁排入腸道并出現于糞便之中.HAV在肝內復制的同時,亦進入血循環引起低濃度的病毒血癥.HAV引起肝細胞損傷的機制尚未充分明了.HAV與其他腸道病毒不同,它并不引起細胞病變.另外,HAV大量復制丙從糞便中排出之后,肝細胞損傷才開始出現,提示HAV可能通過免疫介導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細胞損傷的.被激活的T細胞所分泌的γ干擾素能促進HLA-1類抗原在肝細胞上表達,再由細胞毒性CD8+T細胞殺傷被HAV感染的靶細胞.在動物實驗感染HAV中發現HAV與抗-HAV可同時存在于血清中,提示免疫復合物可能參與發病機制.急性甲型肝炎臨床表現的階段性較為明顯,可分為3期,總病程約2-4個月.典型病例的臨床表現如下:1.黃疸時期起病急,有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痛,腹瀉,鳥色逐漸加深,至本期末程濃茶狀.少數病例以發熱,頭痛,上呼吸道癥狀等為主要表現.本期持續1-21日,平均5-7日.2.黃疸期自覺癥狀可有所好轉,發熱減退,但尿色繼續加深,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于2周內達高峰.可有大便顏色變淺,皮膚騷癢,心動過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肝腫大至肋下1-3cm,有充實感,有壓痛及叩擊痛.部分病例有輕度脾腫大.本期持續2-6周.3.恢復期黃疸逐漸退,癥狀減輕以至消失,肝,脾回縮,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本期持續2周至4個月,平均個月.?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廣泛流行于世界各國,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乙型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多屬散發.近年來乙肝發病率呈明顯增高趨勢,fx120提醒您,避開流行區域,注意衛生習慣,居住條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預防乙肝.病從口入”是甲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通過在糞便中的病毒污染食物,飲水,用具和手,經口傳染.它不同于乙型肝炎,很少通過輸血與注射傳播.甲型肝炎與乙肝比較,一般來說甲肝起病較急,發熱較高者多些,黃疸病人多些,病程較短,恢復較為順利.但也有少許甲肝病人可發展為重型,病情會變為兇險.甲肝與乙肝都有急性黃疸,急性無黃疸類型,不能以有沒有黃疸來區別這兩種肝炎. 甲型多為良性 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只要注意休息,輔以適當藥物和營養,絕大多數都可以在發病第二周起癥狀迅速改善,80%病人在三四個月內,其余在六個月內完全恢復.這可以說明甲肝經過多為良好. 二是甲肝病毒主要通過糞便傳染,有傳染性的期間一般不超過發病后30天. 三是得過甲肝后,再感染一般也不會發病.甲肝不發展為慢性,因此極少由此引起肝硬化.也沒有甲肝病毒的慢性攜帶者. 上述只是從個體病人來說甲肝是相對良性的,而不是說甲肝不是嚴重的傳染病.甲肝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所有人群中大約有70%感染過此病.此病還可引起大的流行,如1955~1956年印度德里由于水源被污染,在全市170萬人口中有近3萬人發生黃疸肝炎,加上無黃疸的病人及無癥狀的感染者,估計受甲肝感染者約占總人口的68%.這些都說明甲肝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肝炎后綜合征 有少數病人,在黃疸消退,肝功能正常后,仍然有較顯著的自覺癥狀,如食欲不振,惡心,腹脹,多汗,乏力,頭痛,失眼,以及肝區痛等,這些稱為肝炎后綜合征.產生的原因是急性肝炎時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尚未完全糾正,而肝區痛則因急性時肝充血或缺血,以及可能存在肝包膜炎性粘連或肝周圍炎. 肝炎后綜合征一般都是不嚴重的,經適當使用一些中西藥物或理療,針炙等療法,可以得到改善.但醫生仍應注意把肝炎后綜合征與慢性遷延性肝炎區別,如定期復查肝功能化驗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測等. 謹防脂肪肝 積極休息是促使肝炎治愈的重要手段.急性肝炎病人還應該強調臥床休息,待癥狀改善后,就應適當起床活動,約經兩個月病情保持穩定者,即可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動量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不感到疲勞為限. 有些病人對肝炎,特別對甲型肝炎認識不足,得病后顧慮重重,過分強調休息,結果病后數月,體重增加,食欲良好,但肝功能持續反復不正常.其實這些人不是發生了慢性肝炎,而是并發脂肪肝.發生了脂肪肝,就要在醫生指導下加大活動量,減少進食及使用一些去脂肪的中西藥物,大部分病人體重減輕,肝功能也隨之好轉. 警惕糖尿病 得了肝炎要增加營養,這個道理人人都明白,因為食物中蛋白質供應充足,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足量的糖分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合理飲食可縮短病情. 患肝炎后,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勉強進食過多營養豐富的食物,會使上腹部不適感加重,并會增加已受損害肝臟的負擔.還有,我們還發現過有好幾個病人,誤聽別人介紹得了肝炎要高糖飲食,因而長時間大量吃糖,結果發生糖尿病,個別病人還出現糖尿病昏迷,造成嚴重的后果. 總之,要根據病平素飲食習慣,選擇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原則以清淡為宜.不要食煎炸肥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飲酒.罐頭食品或瓶罐裝桔汁類也不宜經常吃,因為都加有一定量防腐劑.這些防腐劑加入量有限,對正常人健康無影響,但對已受損的肝臟,則會加重損害. 不少人以為無論是甲肝還是乙型,既然都是肝炎,就沒有多大的差別,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分別引起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它們的臨床表現是很相似的,只能夠通過特殊的血清學反應才能區分開來.由于兩種病毒性質不同,所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實際上是各自獨立的疾病. 仍應預防乙肝 不少病人在得知患的是甲型肝炎后,很關切地問要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患甲肝不會對乙型肝炎產生抵抗力的,而乙肝治療較困難,且部分病人會發展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近來有材料分析我國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乙肝病毒列為首位.因此應到肝炎化驗條件好的醫院檢測乙肝表面抗原,抗體,以決定是否作乙肝疫苗注射.但應在急性甲肝恢復后,肝功能正常兩個月以上進行注射為宜. 既然說道肝炎,就不得不提到疫苗,一般的疫苗注射大家已經知道,但是,很多孕婦會有疑問,她們注射的話,是否會出問題呢?對胎兒是好還是壞呢? 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若是死疫苗,則孕婦可以使用;若是活疫苗,孕婦最好不用.如果孕婦從來沒有得過甲型病毒性肝炎,卻又有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如接觸甲肝患者,食用可疑食物等,應馬上注射丙種球蛋白,而不應注射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如果孕婦驗血,抗-HAV-IgG?+?,說明已感染過甲肝并有免疫力,可不必再注射甲肝疫苗. 乙肝疫苗為滅活疫苗,目前主要是基因工程疫苗,對孕婦及其胎兒比較安全.通常對沒有受到感染的孕婦,為了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只需按常規要求注射3針疫苗即可.對懷疑受到感染的孕婦,應先測一次乙肝兩對半,如果乙肝表面抗體陽性則無須注射;若為陰性,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最近的研究表明,為了預防母親將乙型肝炎病毒傳遞給胎兒,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陽性的孕婦,在產前3個月,每個月打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減少胎兒感染機會.
2015-11-16 13: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原體不同,預后不同,甲肝一般不會慢性化.治療比較容易,乙肝容易慢性化,完全治愈比較困難.
2015-11-16 0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