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產生極端想法且身心疲憊,可能是由心理壓力、情緒障礙、生活環境、性格特質、生理因素等造成的。 1.心理壓力:長期面臨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巨大壓力,無法有效應對和緩解,易導致情緒崩潰。 2.情緒障礙:如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疾病,會使人情緒低落、消極,對生活失去興趣和動力。 3.生活環境:不良的生活環境,如貧困、家庭不和睦、遭受欺凌等,可能影響心理健康。 4.性格特質:內向、敏感、自卑、脆弱等性格的人,在面對挫折時更容易產生消極情緒。 5.生理因素: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影響情緒和精神狀態。 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重視自身的心理狀態,積極尋求幫助。可以嘗試與親友傾訴,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情緒,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和信心。
2024-12-23 02: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是因為你自己的格局不夠大,以及自己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生活目標,所以才會百無聊賴以及在思想上比較的禁錮。
2015-11-16 12: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自殺行為?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慢性自殺”行為。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自殺的分類:自殺觀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