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凝血酶原時間等指標的變化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藥物影響、肝臟疾病、維生素 K 缺乏、血液系統疾病、遺傳因素等。 1.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華法林、肝素等抗凝藥物可能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2.肝臟疾?。焊闻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如患有肝硬化、肝炎等疾病,會影響凝血功能。 3.維生素 K 缺乏:維生素 K 參與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時可引起凝血異常。 4.血液系統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會影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生成。 5.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凝血因子異常,導致凝血酶原時間不穩定。 當發現凝血酶原時間等指標有變化時,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定期復查,監測指標變化。
2024-12-23 05: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范圍:11~13秒臨床意義:PT延長: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癥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癥及纖維蛋白原缺乏癥;獲得性見于DIC、原發性纖溶癥、肝臟疾病、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癥、血循環中抗凝物質增多;使用某些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氨芐西林、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利尿劑等PT比值[INR(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患者PTs/正常參比血漿PTs)ISI]參考值:0.8~1.5之間臨床意義:用于口服抗凝劑的監測2~3為宜PT比值[INR(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患者PTs/正常參比血漿PTs)ISI]參考值:0.8~1.5之間臨床意義:用于口服抗凝劑的監測2~3為宜。
2015-11-16 14: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范圍:11~13秒臨床意義:PT延長: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癥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癥及纖維蛋白原缺乏癥;獲得性見于DIC、原發性纖溶癥、肝臟疾病、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癥、血循環中抗凝物質增多;使用某些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氨芐西林、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利尿劑等PT比值[INR(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患者PTs/正常參比血漿PTs)ISI]參考值:0.8~1.5之間臨床意義:用于口服抗凝劑的監測2~3為宜PT比值[INR(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患者PTs/正常參比血漿PTs)ISI]參考值:0.8~1.5之間臨床意義:用于口服抗凝劑的監測2~3為宜
2015-11-16 11: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