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多天不退的原因及應對
多天黃疸持續不退,想知道原因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出生后4天發生黃疸持續至今目前一般情況:面部鞏模及全身手腳皮膚黃染,吃奶好,睡覺好,體重及身高都增加,查黃疸常規總膽紅素286umol/l,醫生建議停母乳5天,后查黃疸常規總膽紅素252umol/l輔助檢查:肝功能輸血四規\巨弓五項血培養\血常規及尿常規均報正常其它:前天再看醫生,建議再停母乳3天和給口服思密達維生素C及常樂康,今天大便的顏色好像不是以前的黃色,顏色有點淺及有臭味,想知道這是什么原因?不會是膽道閉鎖吧?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新生兒黃疸多天不退,可能由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母乳喂養、感染等因素導致。 1.膽紅素生成過多:新生兒紅細胞數量多且壽命短,破壞后產生膽紅素增多。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肝臟功能不成熟,膽紅素攝取和結合能力不足。 3.膽汁排泄障礙:膽管發育異常,膽汁排泄不暢。 4.母乳喂養: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響膽紅素代謝。 5.感染:如細菌、病毒感染,影響肝臟功能和膽紅素代謝。 6.其他因素:新生兒溶血病、紅細胞增多癥等也可能引起。 總之,新生兒黃疸持續不退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應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觀察。若黃疸持續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在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診斷,以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23 06: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足月兒生理性黃疸多于生后2-3天出現,黃疸程度較輕,先見于面頸部,偶有重者,可涉及到軀干、四肢和鞏膜。有時嘔吐的胃內容物和腦脊液亦呈黃色。糞便多呈黃色。一般無任何癥狀,如血清膽紅素超過136.8μmol/L(8mg/d1),也可有輕度嗜睡或納差。黃疸生后4-5天為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于生后3-5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慢,可延長到2-4周。胎齡小的早產兒有時血膽紅素雖只有170一205.2μmol/L(10一12mg/d1),但也有并發核黃疸的危險,應予以注意。血清膽紅素,主要是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其增高的生理范圍值隨日齡而異,足月兒臍血膽紅素<42.75μmol/L(2.5mg/d1),24小時內血膽紅素<102.6μmol/L(6mg/d1),48小時內血膽紅素<153.9μmol/L(9mg/d1);72小時內<220.6μmol/L(12.9mg/dl)。早產兒24小時內<136.8Pm01兒μmol/L(8mg/dl),48小時內<205.2μmol/L(12m8/dl),72小時內<256.5μmol/L(15mg/d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都在正常范圍。尿中無膽紅素或過多的尿膽原.肝功能正常。臨床在鑒別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時,除血膽紅素為重要診斷依據外,必需結合病因和臨床表現。早產兒在缺氧、酸中毒、低體溫、喂養過遲等情況下血膽紅素雖在生理范圍內[<17lμmol/L(10mg/d1)=,已有核黃疸發生的危險,應屬于病理性黃疸。另有部分新生兒血膽紅素超越生理范圍[>220.5一256μmol/L(12.9一l5mg/d1)]已達高膽紅素血癥,卻找不出任何致病原因,有可能仍屬生理性黃膽。因此對血膽紅素>102.6μmol/L一171μmol/L(6-10mg/d1)的病兒,均應仔細認真分析查明原因,以免貽誤診斷和治療。 生理性黃疸: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2-3天,約持續1周,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溶血性及肝細胞性,無臨床癥狀。新生兒溶血癥: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24小時內或第二天,持續一個月或更長,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為溶血性貧血,肝脾大,母嬰血型不合,嚴重者并發膽紅素腦病。母乳性黃疸: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4~7天,持續2個月左右,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無臨床癥狀。新生兒敗血癥: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3~4天或更晚,持續1-2周,或更長。早期非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晚期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溶血性,晚期并肝細胞性,感染中毒癥狀G-6-PD缺乏: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長,非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溶血性貧血,常有發病誘因。新生兒肝炎: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后數日~數周,持續4周或更長,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阻塞性及肝細胞性。黃疸和大便顏色有動態變化,GPT升高,激素可退黃。1.生理性黃疸,一般無需住院治療,在家可以做日光浴,多飲葡萄糖水,口服一些扶持腸道正常菌群的藥物,以利退黃。 2.病理性黃疸的治療:新生兒溶血病多發生于產房或高危嬰兒室,根據病情需換血,光療,藥物等治療。而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黃疸,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注意退黃療法的應用。母乳性黃疸日光浴,口服退黃藥物,必要時停母乳三天(用配方奶粉暫代替三天)再繼續喂母乳即可,無需住院治療,膽道閉鎖需手術治療。
2015-11-16 22: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一般這種情況及時治療是沒有什么影響的。可能和你在孕期的飲食是沒有很大的關系的,建議注意及時給孩子做檢查確定病因,及時治療。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網站的信任與大力支持,我們網站策劃了有關于兒科的母乳喂養專題,介紹了很多地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相信對于您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也祝愿您的寶寶能夠健康成長。http://www.fx120.net/yepd/index.htm
2015-11-16 18: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媽媽就不需要擔心,因為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超過了生理性的范圍,就必須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變,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回家后的膚色變化。 專家認為,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范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1.生理性黃疸,一般無需住院治療,在家可以做日光浴,多飲葡萄糖水,口服一些扶持腸道正常菌群的藥物,以利退黃。 2.病理性黃疸的治療:新生兒溶血病多發生于產房或高危嬰兒室,根據病情需換血,光療,藥物等治療。而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黃疸,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注意退黃療法的應用。母乳性黃疸日光浴,口服退黃藥物,必要時停母乳三天(用配方奶粉暫代替三天)再繼續喂母乳即可,無需住院治療,膽道閉鎖需手術治療。
2015-11-16 12: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后一定時期里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后2—3天起出現并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后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后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有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后遺癥。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 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后者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 2.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后。敗血癥、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 3.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 4.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 5.母乳性黃疸:約占母乳喂養的0.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并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后果,診斷明確后不要終止母乳喂養。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后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于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2015-11-16 09: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