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膽囊息肉是指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多為良性。對于多發膽囊息肉(最大 6 毫米,固醇性沉淀),中藥可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不能單純依靠中藥來消除息肉。其療效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息肉的性質、大小、患者的體質、用藥的合理性以及治療的依從性等。 1.息肉的性質:膽固醇性息肉相對較易受中藥調理影響,而腺瘤性息肉則效果不明顯。 2.息肉的大小:6 毫米的息肉不算大,中藥調理可能有助于控制其發展,但完全消除較難。 3.患者的體質:體質較好、代謝功能正常的患者,對中藥的吸收和利用可能更有效。 4.用藥的合理性:需根據個體情況,精準辨證用藥,如選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中藥。常見的有丹參、赤芍、鱉甲、雞內金等。 5.治療的依從性:嚴格按照醫囑用藥,按時復診,調整用藥方案,才能更好發揮中藥的作用。 總之,對于多發膽囊息肉(最大 6 毫米,固醇性沉淀),中藥可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但不能替代必要的隨訪和監測。若息肉增大或出現明顯癥狀,應及時采取更積極的治療措施。
2024-12-23 03: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雙花連膽湯 一,方劑: 自擬雙花連膽湯處方:金銀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樸,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陳各15g,黃連,龍膽草,甘草各10g.每天1劑,分3次服(早八點左右,下午兩點左右,晚十點左右,沒時間的話,就一天分2次服吧),療程為30天.服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禁食肥豬肉及蛋類食品等. 二,適應癥狀: 膽囊息肉,它是長在膽囊壁上的腫物,絕大多數是良性,僅極少數為惡性,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并無癥狀,只是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三,治療原理: 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氣滯,疏泄失常,氣血運行不暢,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腸胃積滯,運化失常,水濕內停,蘊而化熱,上蒸肝膽,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膽經絡循行兩脅,肝失疏泄,氣滯不行故兩脅脹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氣滯故脘腹脹滿或疼痛;濕熱內蘊,肝膽氣逆故見口苦咽干,燒心.舌苔黃膩乃肝脾濕熱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療原則應以疏肝利膽,清熱瀉火,健脾祛濕為主.雙花連膽湯方中金銀花,野菊花,黃連,龍膽草清熱瀉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膽;厚樸,前胡,白芍,甘草理氣行滯,解痙止痛;茯苓,茵陳清熱利濕.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疏肝利膽,健脾祛濕之功效.
2015-11-17 00: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膽囊息肉樣病變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親切非結石性病變總稱.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癥狀其他與慢性兒子膽囊炎相似主要同意表現為右上腹輕度周四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不動并無癥狀置疑只是德技在做多說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一般親人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您好,該病應以手術治療為主,非手術治療為輔.祝你健康.
2015-11-16 12: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癥狀與慢性膽囊炎相似,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并無癥狀,只是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近些年來國內外也有許多關于膽囊息肉癌變的報道,尤其在伴有結石時,癌變機率會明顯提高.手術是根治的方法,近幾年,非手術和中藥治療膽囊息肉病已引起醫療界的廣泛重視,各種偏方,配方,驗方等在消炎,利膽,控制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針對膽囊息肉的??朴盟幰踩〉昧撕艽蟪删?隨著中醫中藥研究的深入,非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飲食注意1,宜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
2015-11-16 12: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膽囊息肉是一種多發病,分為單發性膽囊息肉和多發性膽囊息肉兩種,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對于單發性膽囊息肉來說,如果息肉較小,手術切除后可能僅為膽固醇結晶.但假如確診為多發性膽囊息肉,或體積較大的息肉,一般應考慮手術切除膽囊.否則,假如息肉惡變,成為膽囊癌,其預后極差,多數病人在發病數月內死亡.對于息肉較小,又不愿意手術者,應當嚴密隨訪,定期復查B超,如發生變化應盡早手術,現在膽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向膽囊腔內生長出一種突起的局限性病變.患者一般沒有什么癥狀,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脅下不適,通過B超檢查可被發現.近幾年,隨著B超檢查的普及,臨床發現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同時,因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可包含良性,惡性病變共20余種,患者常由于擔心癌變而四處求醫問藥.那么,膽囊息肉到底是什么樣的疾病呢?大樣本調查資料統計結果表明,膽囊息肉的人群發病率為5%以上,且男性居多.國外1999年對194767例日本健康人作B超普查,查出膽囊息肉樣病變10926例,占5.6%,其中男性發病率為5.9%,最多見于30~40歲人群;女性發病率為4.5%,最多見于40~50歲.多項調查研究發現,膽囊息肉樣病變與性別,葡萄糖不耐受等有關.此外,男性肥胖與其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而女性則無此相關性.
2015-11-16 10: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