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歲發病雙下肢無力痙攣,干細胞移植有效嗎?
21歲左右時發病。主要癥狀就是雙下肢無力抬不起腳。晚上睡覺雙腳會無意識痙攣。上樓困難,下樓或黑夜無光環境下害怕行動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就吃些改善痙攣的藥和營養神經的藥。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是在06年經北醫三院大夫確診患上了遺傳性痙攣性截癱,現在有種干細胞移植的方法據說對我這病有效果,我想問問是不是這樣,盼答復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主要影響下肢運動功能。目前治療方法有限,干細胞移植是一種新的探索。對于其療效,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包括病情嚴重程度、個體差異、移植技術等。 1. 疾病原理:遺傳性痙攣性截癱通常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引起肌肉痙攣和無力。 2. 病情評估:不同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不同,對治療的反應也有所差異。 3. 個體差異:患者的身體狀況、免疫系統等個體因素會影響干細胞移植的效果。 4. 移植技術:目前干細胞移植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進一步驗證。 5. 綜合治療:除了干細胞移植,還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如巴氯芬、乙哌立松、替扎尼定)等綜合手段來緩解癥狀。 總之,干細胞移植對于遺傳性痙攣性截癱的療效尚不明確。患者在考慮這種治療方法時,應充分了解其風險和效果,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綜合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23 03: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性疾病,病理改變主要在脊髓中雙側皮質脊髓束的軸索變性和(或)脫髓鞘,以胸段最重。臨床表現為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亢進,病理反射陽性,呈剪刀步態。目前,無特異治療,可以預防、延緩、逆轉HSP患者的進行性功能殘疾。藥物治療的目標是減少殘疾和預防并發癥。肌力訓練,可提高未受損肌肉的力量,代償無力肌的肌力,同時,減緩肌肉萎縮尤其是小腿肌,緩解背痛;伸展訓練,減輕并發癥,如肌腱炎、滑囊炎和抽筋;有氧訓練改善心血管適應性,減輕疲勞,提高耐力。步行、騎自行車、游泳、水上健身操等是最佳選擇。祝你健康!
2015-11-16 22: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首先要注意加強鍛煉,促進截癱部位的功能恢復,現在一般可以采用干細胞治療的方法的。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組以共濟失調為主要表現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變性疾病.本病發展緩慢,如無嚴重的的心肺并發癥,多數不影響壽命.少數患者臥床不起而殘廢
2015-11-16 21: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種疾病是一種頑癥,目前還沒有一種好的治療方法。本病主要采取對癥治療,左旋多巴,巴氯芬可減輕癥狀,其他除藥物治療外,肌腱松解術,按摩,理療,針灸等方法可以減輕痙攣,改善行走困難.必要的肢體鍛煉,按摩、被動肢體運動、針灸也有一定的作用,治療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有信心
2015-11-16 19: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盡管脊髓損傷的治療有一定難度,但應該及時進一步治療,只要治療方法得當仍有進一步功能提高的可能。但治療方法不是吃藥,也不是針灸和按摩,因為這是一種運動功能再學習的過程。正如我們學習騎自行車一樣,靠吃藥、針灸、按摩是學不會的。光靠自己多行走也不行,因為人體的每個運動都是腦內運動程序支配下完成的,在運動模式異常的情況自我鍛煉的越多,功能恢復就越受影響。
2015-11-16 17: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