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的概念、治療及所需時間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脊髓型頸椎病的概念以及具體治療的方法和所需時間化驗、檢查結果:磁共振MRI診斷是:1、頸椎間盤變性伴頸5—6椎間盤突出2、腰4—5椎間盤變性。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退變結構壓迫脊髓或供應脊髓的血管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常見表現有四肢麻木、無力、行走不穩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所需時間因病情和治療方式而異。保守治療通常需要較長時間觀察效果,手術治療后的恢復也需一定時間。 1.疾病原理:頸椎間盤退變、突出,椎體后緣骨贅形成,黃韌帶肥厚等,導致脊髓受壓和缺血。 2.保守治療:包括休息、頸部制動、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牽引)、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營養神經、塞來昔布止痛、邁之靈減輕水腫)。 3.手術治療:適用于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者,如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融合術、頸椎后路椎管擴大成形術等。 4.治療時間:保守治療一般 3 - 6 個月評估效果,手術治療后恢復時間約 3 - 6 個月,具體因人而異。 5.康復鍛煉:病情穩定后可進行頸部肌肉鍛煉,增強頸椎穩定性。 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并在治療后注意頸部保養,預防復發。
2024-12-23 06: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MRI結果診斷:1、頸椎病;2、腰椎間盤突出癥脊髓型頸椎病是由于外傷性頸脊髓損傷,或頸椎退行性變、頸椎間盤突向椎管壓迫脊髓,或因椎體后方的骨刺,關節突關節增生、黃韌帶肥厚或鈣化,甚至椎板增厚等,致使椎管狹窄壓迫脊髓或影響脊髓的血液循環而發病。目前治療主要是急性期靜脈輸液脫水降低椎管壓力,后再行頸椎牽引、頸椎推拿、針灸、紅外線治療等方法,平時不要長期伏案工作,注意中間休息,作頸項活動鍛煉,如米字操等。一般保守治療2周左右明顯癥狀改善。
2015-11-17 07: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