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竇炎的感染途徑及治愈方法是什么?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去年11月份檢查發現有鼻竇炎流黃綠色濃涕偶有血絲藥物治療四個月無明顯好轉于今年3月16日再照CT片并決定進行手術根治CT片發現右側鼻竇有鈣化影醫生診斷為“真菌性鼻竇炎”最后實施鼻內窺鏡手術術后仍感有鼻涕滯留并需較用力擤出。想請教一下各位專家真菌性鼻竇炎有哪些感染途徑有什么治愈的方法呢?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2006年11月發病至今大約4個月目前一般情況:術后仍感有鼻涕滯留并需較用力擤出。病史:無類似病史但不久前曾患糖尿病剛治愈不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真菌性鼻竇炎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鼻竇炎癥,其感染途徑多樣,治愈方法也有多種選擇。包括鼻腔環境改變、免疫力下降、外界真菌侵入、鄰近器官感染蔓延、全身性疾病影響等。治療則涵蓋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鼻腔沖洗、生活調理、定期復查等。 1.感染途徑: 鼻腔環境改變:如長期使用鼻噴激素、鼻腔結構異常等,導致鼻腔微環境失衡,易滋生真菌。 免疫力下降:身體抵抗力減弱,無法有效抵御真菌侵襲。 外界真菌侵入:通過呼吸吸入真菌孢子。 鄰近器官感染蔓延:如鼻部周圍的炎癥蔓延至鼻竇。 全身性疾病影響: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機體免疫功能。 2.治愈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兩性霉素 B 脂質體、伊曲康唑、氟康唑等,需遵醫囑使用。 手術治療:如鼻內窺鏡手術,清除病變組織。 鼻腔沖洗: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減輕炎癥。 生活調理:保持鼻腔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增強體質。 定期復查:了解病情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真菌性鼻竇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注意日常護理,以促進康復。
2024-12-22 23: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最好是能避免細菌源可以服用中藥調理身體很快病情就會好轉的
2015-11-17 14: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慢性鼻竇炎多為黏液膿性分泌物雙側或者單側充滿了各種白細胞和化膿性細菌每次擤鼻涕時總是簧簧稠稠的由于拈度非常高常擤得耳朵脹痛甚至鼻出血還不能夠完全排出伴有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鼻炎是很難根治的目前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手術和物理療法藥物和手術治療見效比較快但過后一旦有細菌感染容易復發副作用也比較大物理療法有現在推崇的鹽水洗鼻療法(參考中國鼻炎綠色治療網)對鼻竇炎效果還是不錯的采用溫生理鹽水沖洗鼻腔這是個不用藥的方法選擇好的工具可以讓癥狀完全消除經常使用可以保證不復發這個方法在國外已經是個成熟的方法了你可以按照下面的介紹自己試試因為不用藥效果會慢些要堅持住就會有理想的效果具體操作:1、你可以找一個使用完的鼻腔噴霧劑的空瓶有一些是塑料瓶的開口處可以擰開的你把它用熱水清洗干凈后就可以用了去買幾瓶500毫升的0.9%的氯化鈉注射液(即生理鹽水)把整瓶生理鹽水用電熱杯加熱加熱到用手感覺到熱了但不燙的程度即可然后把加過熱的生理鹽水倒到噴霧劑的空瓶里擰好就可以用了直接對著鼻子噴就可以一天噴個四五次每次2
2015-11-17 13: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最好是能避免細菌源可以服用中藥調理身體很快病情就會好轉的
2015-11-17 09: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最好是能避免細菌源可以服用中藥調理身體很快病情就會好轉的。
2015-11-16 16: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真菌性鼻竇炎? 真菌性鼻竇炎(fungal rhino sinusitis,FRS),又稱霉菌性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組織,甚至骨質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或鼻竇黏膜對真菌的反應性疾病,或真菌在鼻竇內呈團塊狀積聚的一類鼻竇常見的炎性疾病。近年,FRS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可能與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環境污染有關,也可能由于體檢工作普遍開展、影像學的進步使FRS發現率提高。由于引起致病的真菌種類不同,FRS的臨床類型、診斷、治療及效果均有各自的特點。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曲霉菌病。鼻腦型毛霉菌病雖較少見,但病情兇險、發展迅速、死亡率較高。女性發病高于男性。上頜竇易發病,依次為篩竇、蝶竇及額竇。單竇發病為主,也可逐漸累及一側全組鼻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