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產后病情控制不佳,中醫治療可行嗎
問題描述:我是一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當地有名的醫院治療了8年,其間還生了小孩.生小孩以前還控制得比較好.過后一直不是很好.不過也沒關節變行,只有雙手小關節有點晨僵,有點紅腫.我聽別人說的可以用中醫治療,不知道行不.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節炎癥、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對于產后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中醫治療有一定作用,但需綜合考慮,包括病情嚴重程度、個體體質等。中醫治療方法多樣,如中藥調理、針灸、推拿等。 1. 中藥調理:根據個體情況,選用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補益肝腎等作用的中藥,如獨活寄生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等。 2. 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穴位,調節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 3. 推拿按摩:能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關節僵硬。 4. 飲食調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膩食物,多吃溫熱、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山藥、紅棗等。 5. 運動康復:進行適度的關節活動和伸展運動,增強關節靈活性。 總之,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可以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但患者應在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由專業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也要注意日常保暖,避免勞累和感染。
2024-12-23 00: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診斷類風濕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自覺癥狀)一般是以遠端一個或兩個小關節開始疼痛,腫脹,逐漸發展到多個關節,有的呈對稱性,游走性,間歇性發作.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現晨僵(早晨起床時兩手發硬脹),活動后消失.通過董氏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血液流暢和功能恢復.
2015-11-17 18: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考慮是關節炎,一般采取藥物治療并配合其他方法輔助治療。要積極采取正確、有效的手段,盡早治療疾病,盡早控制病情。
2015-11-17 18: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一,理療: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癥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并以增強藥物對局部的作用.二,藥物治療:(一)水楊酸鹽: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二)消炎痛:非類固醇抗炎藥,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三)異丁苯丙本酸: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四)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癥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藥后極易復發.(五)青霉胺:應用青霉胺治療,除使關節癥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六)疏甲丙脯酸.(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八)金制劑:可能干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九)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十)免疫增強劑:胸腺素.(十一)手術治療.
2015-11-17 16: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建議您還是可以選擇當地的三甲醫院或者專科醫院檢查治療的,祝您早日康復!
2015-11-17 04: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