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曾京華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判斷前列腺增生的尺寸,通常依靠直腸指診、超聲檢查、尿流率檢查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12-21 14:25
1.直腸指診:醫生通過手指觸摸前列腺,初步了解其大小、質地和形態。
2.超聲檢查:能直觀測量前列腺的前后徑、左右徑和上下徑,準確評估尺寸。
3.尿流率檢查:可間接反映前列腺增生對排尿的影響,輔助判斷增生程度。
4.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顯示前列腺的結構和組織,有助于精確判斷尺寸。
5.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測:雖不能直接判斷尺寸,但對排除前列腺癌有重要意義。
綜合運用多種檢查方法,能更準確地判斷前列腺增生的尺寸,為治療提供依據。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流產這個不能完全代表是丈夫的原因,其中我想應該有很多因素吧.你換有此病,很容易引起流產的,但并能排除有其他原因.巨細胞病毒感染是引起胎兒精神癡呆最重要的疾病.巨細胞病毒是一種特殊的DNA皰疹病毒,病毒直徑150~200μm,病毒核心為雙DNA螺旋結構,對熱敏感,可在細胞核或細胞漿內形成包涵體.巨細胞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據病毒抗體血清學調查,CMV抗體陽性率伴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高峰年齡15~35歲,生育期婦女陽性率50%,妊娠婦女陽性率相對升高.流行病學調查指出:我國CMV陽性率北京地區4.12%,山東濟南地區4%.而日本大島武子(1984)調查:在3698例婦女中,CMV抗體陽性率為96%,高于西方國家(50%).不同年齡抗體陽性率也不同,<10歲者為92.6%,20歲95.7%,>30歲97.2%.二,傳染途徑CMV感染據認為性傳遞性疾病(STD),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均可感染,妊娠期初發感染率3%.CMV感染最大危害引起胎兒宮內感染
2015-11-17 17: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巨細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細胞病毒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巨細胞病毒為DNA病毒.特征性病變為感染細胞增大,細胞核和細胞質內分別出現嗜酸性和嗜堿性包涵體.傳染源是患者和無癥狀的隱性感染者.他們可長期或間歇地自唾液,精液,尿液,乳液和子宮頸分泌物中排出病毒.如果與有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異性性交,而恰好此人此時處于排毒期,則可能被感染.如果孕婦在性生活時染上病毒,則可引起胎兒感染和圍產期感染.
2015-11-17 15: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這是傳染病,人類易于感染,傳播途徑多種多樣.屬于性傳播性疾病.這種病需要一系列檢查確診,做病理分析,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2015-11-17 14: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巨細胞病毒所引起的先天性感染在所有先天性感染中是最常見的,機率占所有懷孕的1%~2%,因此也最重要.巨細胞病毒在病毒家族中是比較大的一種,所以才稱為巨細胞,但仍然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并不是所有感染都會致病,在這些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之中只有10%~15%會對胎兒產生影響而出現疾病的癥狀由于谷丙轉氨酶的水平與肝細胞損害程度成正比,肝功能顯著異常時,應盡早積極治療,慎防肝功能衰竭.此外應隔離病人,對其排泄物要進行消毒.診斷方面要多方面考慮
2015-11-17 07: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妻子三次早流產,是因為你有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巨細胞病毒的感染是引起早期流產的主要因素,建議積極治療,治愈后再懷孕.
2015-11-17 02: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巨細胞病毒感染? 巨細胞病毒(cylomegalovirus,CMV)屬于皰疹病毒科(Herpesvifidae),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稱人皰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ns5,HHV5),屬β皰疹病毒亞科。和所有的皰疹病毒一樣,人一經感染,除了少數出現臨床癥狀外,太多呈隱性感染。HCMV可長期潛伏體內,一旦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即可激活致病。HCMV對宿主或組織培養具有高度種屬特異性,其特征性病變為受染而細胞體積明顯變大、核內和胞漿內出現包涵體,因而曾經又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cytomegalie inclusion disease.CI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