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手端東西或平常伸手時抖動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腦部疾病等。 1. 生理性震顫:通常在情緒緊張、焦慮、疲勞或劇烈運動后出現,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通過休息、放松可緩解。 2. 特發性震顫:多有家族遺傳史,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可使用普萘洛爾、阿羅洛爾、撲米酮等藥物治療,但需遵醫囑。 3. 帕金森病:除了手抖,還伴有動作緩慢、肌肉僵硬等癥狀。治療藥物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等。 4. 甲狀腺功能亢進: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常有心慌、多汗、消瘦等表現。治療以抗甲狀腺藥物為主,如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5. 腦部疾病:如腦動脈硬化、腦梗死等,影響了神經功能,導致手抖。治療需針對原發病,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手出現抖動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24 15: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考慮手抖,醫學上稱為震顫.它僅是一個癥狀,是指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現為不隨意的有節律性的顫動,臨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綜合征,肝豆狀核變性,肝性腦病,小腦,腦干病變,腦動脈硬化,腦缺血,藥物中毒,癡呆等.及時找神經科醫生,內分泌科醫生和新陳代謝科醫生做適當檢查,明確病因,正確治療.醫生詢問:
2015-11-18 04: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