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病因復雜,可能與感染、免疫、遺傳、精神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心理調節等。若長期吃藥效果不佳,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藥物選擇是否恰當、生活習慣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其他并發癥等。 1. 藥物因素:可能所用藥物不對癥或產生耐藥性。如柳氮磺胺吡啶對潰瘍性結腸炎效果較好;美沙拉嗪適用于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可調節腸道菌群。但藥物使用應遵醫囑。 2. 生活習慣:飲食不規律、過度勞累、長期精神緊張等都可能影響病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3. 并發癥:如出現腸穿孔、腸梗阻等并發癥,會影響治療效果。需及時檢查明確。 4. 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導致病情反復??裳a充益生菌改善。 5.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治療方案可能需要調整。 總之,慢性腸炎患者吃藥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綜合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患者自身也要積極配合治療,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以促進康復。
2024-12-24 16: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