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燕銘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2型糖尿病并發癥較多,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12-21 12:40
1.糖尿病腎病:長期高血糖損害腎臟,出現蛋白尿、腎功能減退。
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影響視網膜血管,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3.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引起感覺異常、疼痛、麻木等。
4.糖尿病足:足部感染、潰瘍、壞疽,嚴重時需截肢。
5.心血管疾病: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等風險。
總之,2型糖尿病并發癥危害較大,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定期檢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嗜睡癥能治的,嗜睡癥是一種神經功能性疾病,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另外營養不足也容易導致困乏愛睡。建議您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如適當增加魚類、雞蛋、牛奶等食物。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可以服用右旋安非他命治療。
2015-11-18 05: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嗜睡癥是指白天睡眠過多,這種睡眠過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酒精、藥物、軀體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種精神障礙(如抑郁癥)所致。目前病因不清,但常與心理因素有關。您好,應該讓嗜睡癥患者多參加一些活動,讓他動起來,克服自己嗜睡的現象。1.一般治療主要從生活規律方面進行調節。(1)嚴格作息時間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解釋,白天有意識地讓患者小睡,養成良好生活習慣。(2)多運動要多參加體育活動,每天不少于一小時,使自己的心身得到興奮。比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打太極拳對于振奮精神十分有益。(3)心理調節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每天給自己制定好生活學習計劃,認真努力完成等。這種情況多采用心理治療,去除與發病有關的不良心理因素,避免精神刺激,幫助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規律。2.藥物治療主要目標是控制患者的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可采用小劑量精神振奮藥如哌甲酯、苯丙胺等治療。
2015-11-18 03: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嗜睡癥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這些睡眠階段會經常發生可采用小劑量精神振奮藥如哌甲酯、苯丙胺等治療。但必須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不同個體不同癥狀使用不同藥物。
2015-11-17 22: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嗜睡癥是一種不分晝夜,時時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復睡之雜癥,病機主要是痰濕濁瘀痹阻心陽,不能透達與外所致。西醫考慮與心理因素有關,無明確發病因素,不易根治。建議最好找中醫科專家辨證給予中藥治療,屬濕盛困脾,治以燥濕健脾,醒神開竅,方以平胃散加減;屬心陽虛弱,治以益氣溫陽,方以附子理中丸加減;屬脾氣虛弱,治以補氣健脾,方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等治療,有較好的效果。也可服用適量中樞神經興奮劑苯丙胺,利他靈改善癥狀。
2015-11-17 21: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嗜睡癥:除了嗜睡,無其他臨床癥狀,目前該病發病機制不清楚,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嗜睡癥是可以治療和改善的。(1)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定時睡覺、定時起床),白天有意安排一定時間休息;(2)多參加體育運動,每天最好有1小時左右,使身心處于興奮狀態;(3)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中樞興奮藥物莫達非尼(激活下丘腦覺醒中樞)。
2015-11-17 14: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女生嗜睡的原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神經性頭疼多夢嗜睡致腦供血不足咋治? -
Q: 全身發冷嗜睡無力該如何應對 -
Q: 睡不夠后背發熱是什么原因? -
Q: 嗜睡多夢且四肢活動不便是什么原因? -
Q: 兩歲女兒嗜睡食欲不振該如何處理? -
Q: 出現乏力、嗜睡、口淡的原因有哪些? -
Q: 老人近期嗜睡應如何處理 -
Q: 脾腎兩虛濕氣重體胖嗜睡如何有效治療 -
Q: 近 2 個月嗜睡總睡不醒是什么原因?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嗜睡癥? 嗜睡癥為白晝睡眠過度(并非由于睡眠量的不適)或醒來時達到完全覺醒狀態的過渡時間延長的一種狀況。病人表現有不可控制的發作性睡眠,每次睡眠持續數小時至數天。過多的睡眠引起顯著痛苦或職業、社交等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下降。也會有認知功能方面的改變,表現為近事記憶減退,思維能力下降,學習新事物能力下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