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人感染布氏桿菌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治療方法包括抗菌治療、對癥治療、一般治療、中醫治療及預防并發癥等。 1.抗菌治療:常用藥物有多西環素、利福平、鏈霉素等。多西環素對布魯氏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利福平能有效殺滅病菌;鏈霉素可用于重癥病例。 2.對癥治療:針對發熱、關節疼痛等癥狀進行處理。如發熱時可使用解熱鎮痛藥,關節疼痛嚴重者可給予非甾體抗炎藥。 3.一般治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4.中醫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中藥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 5.預防并發癥:密切觀察病情,預防心內膜炎、腦膜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總之,人感染布氏桿菌病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規范治療,并注意休息和營養,以促進康復。
2024-12-25 00: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布病是人獸共患的疾病,注意衛生和使用抗生素治療,也有部分可以自愈的。
2015-11-18 03: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請問家屬需要防護被傳染嗎怎樣注意
2015-11-17 23: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布氏桿菌病又稱被波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睪丸炎、肝脾腫大等。病菌為革蘭陰性短小球桿菌,按生化和血清學反應分為馬爾他布魯菌(羊型)、流產布魯菌(牛型)、豬布魯菌(豬型),另外還有森林鼠型、綿羊附睪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為羊、牛和豬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強,次為豬型,牛型最弱。傳染源是患病的羊、牛、豬,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組織、尿、乳、產道分泌物、羊水,胎盤及羊蓋體內。接觸受染,也可通過消化、呼吸道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復感染或慢性化。流行病學發病以春夏為多,牧區發病率高。了解所到地區、職業、接觸范圍等情況有助診斷。1.一般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多飲水,進易消化飲食,保證熱量。必要時給與解熱鎮痛劑及鎮靜劑。2.病原治療抗菌藥物主要用于急性期及慢性復發的病人。常用藥物如下。⑴鏈霉素與四環素聯合:鏈霉素1g/日,分2次肌注;四環素2g/日,分4次口服,療程3周。⑵復方新諾明與鏈霉素聯合:前者每次2片,3次/日;后者劑量同上。療程3周。3.慢性期的治療宜病原治療與特異性脫敏療法相結合。病原治療同上。特異性脫敏療法有:⑴菌苗治療:首次劑量為25萬菌體/日,以后逐漸增加劑量,療程結束時,菌苗可達1.5億菌體/日,10~15日為1療程。⑵水解素及溶菌素治療:首次劑量兩者為1%1ml/日,逐步增至2ml/日,療程10~15天。也可用于急性期病人。菌苗、水解素及溶菌素注后可出現反應,主要為寒戰、發熱、出汗、頭痛、全身不適,個別重者還影響呼吸、血壓。4.其它皮質激素對于重癥者、睪丸腫痛、關節肌肉神經劇痛者及有心腦并發癥者,均應采用。慢性期還可用物理療法,如熱療、透熱、水浴等。1、急性期①起病緩慢。突出表現為寒戰、發熱、多汗。發熱平均為2~3周,數日至2周后再次發勢,呈波浪起伏。熱型多為弛張熱,也可呈不規則熱。常因大汗浸濕衣被,且與熱退相伴,為本病另一突出特征。②關節痛。主要為大關節,呈游走性,少數伴關節紅腫,或肌肉疼痛。③淋巴結及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主要見于頸部及腋下。④其它。男性可有睪丸炎或附睪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婦可流產。腰骶神經病變,造成坐骨神經痛也較多見。2、慢性期可由急性期發展而來,也可無急性病史。常見癥狀有疲乏、出汗、頭痛、低熱、抑郁、煩躁、肌肉及關節酸痛。⑴血像: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⑵細菌學檢查:血、骨髓、尿均可作培養,早期血、骨髓培養陽性可達70%~80%。⑶血清學檢查:①血清凝集試驗。病程2周以上可陽性,效價在1∶100以上,兩次測定效價成倍上升,有助診斷。②補體結合試驗。效價在1∶10以上為陽性。③抗人球蛋白試驗。效價>1∶80為陽性。④皮內試驗。將布氏桿菌素0.1ml注入前臂皮內,24~48小時局部腫塊超過2.5×2.5cm以上為陽性。⑤熒光抗體測定也可應用。1.管理傳染源加強病畜管理,發現患畜應隔離于專設牧場中。流產胎蓋應加生石灰深埋。患病的人應及時隔離至癥狀消失,血、尿培養陽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應予消毒。2.切斷傳播途徑疫區的乳類、肉類及皮毛需嚴格消毒滅菌后才能外運。保護水源。3.保護易感人畜凡有可能感染本病的人員均應進行預防接種,目前多采用M-104凍活菌苗,劃痕接種,免疫期1年。另外凡從事牲畜業的人員均應做好個人防護。牧區牲畜也應預防接種。布氏桿菌病又稱被波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睪丸炎、肝脾腫大等。病菌為革蘭陰性短小球桿菌,按生化和血清學反應分為馬爾他布魯菌(羊型)、流產布魯菌(牛型)、豬布魯菌(豬型),另外還有森林鼠型、綿羊附睪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為羊、牛和豬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強,次為豬型,牛型最弱。傳染源是患病的羊、牛、豬,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組織、尿、乳、產道分泌物、羊水,胎盤及羊蓋體內。接觸受染,也可通過消化、呼吸道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復感染或慢性化。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感到滿意的話,請及時點擊為“采納為答案”謝謝!
2015-11-17 20: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