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蕁麻疹怎么治療
,一直體質很好!5月8日半夜,狂撓屁股,我一看,發現起了一片片大小不等的疙瘩,趕緊搽了膚必清,第二天早上有所緩解,就照常去幼兒園,中午老師打電話,叫我帶醫院看看,發現腿部好多地方都有,醫生說是急性蕁麻疹,開了苯海拉明、撲爾敏,西嗪片,還有用止癢消炎水搽。但今天5月10日還是反復發作,我很發愁呀!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典秋 副主任醫師
臨沭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皮膚科
-
急性蕁麻疹治療主要是抗過敏,對癥緩解癥狀為主,根據描述上述幾種藥物都是很對癥的。建議遵醫囑規范用藥,避免反復發作,以免遷延成慢性,那樣治療相對會麻煩些。近期建議注意下飲食,比如盡量不吃牛奶、雞蛋、海產品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議清淡易消化為主。
2019-01-07 15:0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孩子患了蕁麻疹的病情了,建議可以用點氯雷他啶片和防風通圣丸進行調理的,應該是會有效果的日常生活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熱水肥皂燙洗.不飲酒,不喝濃茶,咖啡.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發作期,忌食黃魚,海蝦,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015-11-18 02: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蘇國水
金水膚康皮膚專科門診部
皮膚科
-
你好,蕁麻疹是過敏導致,可以使用賽庚啶或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如果反復發作,最好到醫院做過敏原試驗,查看是對那些物質過敏,平時避免接觸,也可以采用脫敏療法。
2015-11-18 00: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如果是皮膚過敏性蕁麻疹,可以服用息斯敏片、維生素C片、地塞米松等藥物進行治療,另外配合外擦皮白金軟膏一塊治療。期間注意休息,多喝開水,飲食以清淡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膩煎炸食物。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注意千萬不要用手去抓,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就可以了。
2015-11-18 00: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可采取抗組胺H1拮抗劑,如賽庚啶或撲爾敏與H2拮抗劑,象甲氰咪胍聯合應用往往可提高療效。
2015-11-17 22: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蕁麻疹為一種常見的兒科過敏性皮膚病,也就是俗話常說的“風疹”,由于蕁麻疹大多數為急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發作與消失非常快,來去如風,因此,獲得“風”疹之名。 大約有1/5的人一生至少曾得到過一次。作家長的如何診斷小兒是否罹患該病呢?特征是患兒的皮膚上出現很多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紅澀隆起中間呈白色的疹子,患病部位會發生劇癢,出現后24小時內會自動消失,由于劇癢,小孩往往會因為過度抓搔,造成皮膚表皮破裂而引起繼發性皮膚感染。 大部分小孩的蕁麻疹都是急性的,很少持續幾天以上,如果持續超過3個月,就是慢性蕁麻疹了;例外有一種情形,爸爸媽媽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小孩除了局部搔癢的皮膚癥狀外,還伴有腹痛、下痢、嘔吐,甚至呼吸困難時,這就是全身性急性蕁麻疹,必須趕緊送醫治療。 如何自我預防小孩蕁麻疹的發作?可分為消極面與積極面兩種方法: 一、消極面: 蕁麻疹發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為過敏原所引起的,常見的蕁麻疹過敏原如下: 食物性:如魚、蝦、螃蟹、巧克力、蛋、酒精、食品添加劑及保存劑等。 藥物性:如青霉素、退燒藥、血清、疫苗等。 吸入性:如霉菌、花粉、病毒。 物理性:冷、熱、壓力、陽光、皮膚紋身。 其它:遺傳性、心理性、血管神經性、接觸不明物質都有可能引起蕁麻疹。 一些小孩在接觸到上述的過敏原后(如吃海鮮),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蕁麻疹,因此,往往可藉此確認蕁麻疹的過敏原為何,下次遇到此過敏原時,當需特別注意;如果無法確認過敏原時,則需就醫討論。 二、積極面: 在前面小兒過敏疾病系列一、系列二中曾提到過的一個觀念:“自然界中的過敏原何其多,與其消極的躲避過敏原,不妨,先讓小孩本身的免疫機轉正常,屆時,遇到過敏原也不至于發病了”,方法如下: 1.鍛煉小孩皮膚,使其成為不易過敏的體質:鍛煉皮膚的方法有沖水、用冷水摩擦,所穿著的衣物只要保溫即可,不需太過保暖,使皮膚能接受到合理的物理性刺激,以防止自律神經過敏性的亢進。 2.多多運動:運動不見得會根除過敏發作,但是,可以使體力更好,過敏次數減少,推薦的運動為游泳。 適當的中藥調補:系列一、二中提到過,中藥調補必須視小孩體質而定,絕不可“一視同仁”(比如說,一律給予大棗、西洋參等等)。
2015-11-17 17: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