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毅 主治醫師
浙江工業大學醫院
一級
內科
-
體位性低血壓是一種血壓調節異常的疾病,指從臥位轉為立位時,收縮壓下降超過 20mmHg 或舒張壓下降超過 10mmHg。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可能無癥狀,也可能導致頭暈、昏厥等。需要注意體位變換緩慢、補充水分、適當鍛煉等。 1. 病因:常見于年齡增長、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藥物副作用(如降壓藥、抗抑郁藥)、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2. 癥狀:輕者可能僅有輕微頭暈、乏力,重者會出現眼前發黑、昏厥。 3. 診斷:通過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來確診。 4. 治療: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者,一般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如避免快速起身、增加水和鹽的攝入。癥狀嚴重者,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如米多君、氟氫可的松等。 5. 預防: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蹲坐,定期監測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需要引起重視,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預防。
2024-12-24 20: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