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寒痹證是中醫病癥,多因外感寒邪、正氣不足等引起。治療寒痹證的藥物有中藥方劑、中成藥等。常見的有烏頭湯、獨活寄生湯、小活絡丹等。同時,還可配合針灸、艾灸等外治法。 1. 中藥方劑:烏頭湯具有溫經散寒、除濕宣痹的功效;獨活寄生湯能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小活絡丹可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2. 中成藥:寒濕痹顆粒能祛寒除濕、溫通經絡;追風透骨丸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作用;木瓜丸能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3. 外治法:針灸可選取足三里、陽陵泉、關元等穴位,以溫通經絡;艾灸通過溫熱刺激,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痹癥狀。 4. 生活調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飲食上可多食用溫熱性食物,如羊肉、桂圓等。 5. 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以免影響氣血運行。 寒痹證的治療需要綜合調理,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024-12-24 21: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建議到中醫院檢查看,需要明確具體病情病因對癥下藥
2015-11-18 22: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臨床上具有漸進性或反復發作的特點。痹證的發生,與體質的盛衰以及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有關。痹證初起,不難獲愈,晚期病程纏綿,預后多不良。
2015-11-18 20: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