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盆底肌肉松弛、神經系統問題、泌尿系統疾病、激素變化、肥胖等。 1.盆底肌肉松弛:女性在分娩、年齡增長等因素影響下,盆底肌肉支持力量減弱,易導致尿失禁。可通過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來增強肌肉力量。 2.神經系統問題:如中風、帕金森病等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控制排尿的神經功能異常。治療需針對原發疾病,并可能配合藥物,如鹽酸米多君。 3.泌尿系統疾病: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癥刺激,或尿路結石、腫瘤等阻塞尿路,也會引發尿失禁。需抗炎治療或去除梗阻因素。 4.激素變化: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影響尿道和膀胱的功能。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 5.肥胖:腹部脂肪過多增加腹壓,壓迫膀胱。減輕體重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癥狀。 尿失禁雖然給生活帶來不便,但通過明確病因,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多數患者癥狀可以得到改善。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就診,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12-25 04: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情況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可以應用桂附地黃丸或手術治療。
2015-11-18 17: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不論男性或女性,膀胱頸部(交感神經所控制的尿道平滑肌)是制止尿液外流的主要力量。在男性,近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如前列腺增生手術后)而遠側尿道括約肌完好者,仍能控制排尿如常。如遠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同時受到損害,則依損害的輕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在女性,當膀胱頸部功能完全喪失時會引起壓力性尿失禁。受到體神經(陰部神經)控制的尿道外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時,在男性如尿道平滑肌功能的正常,不會引起尿失禁,在女性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依據不同發病機理而進行相應的治療: 1.大量殘余尿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這類尿失禁的治療原則是采用手術(膀胱頸部或尿道外括約肌切開)降低尿道阻力以減少殘余尿。 2.逼尿肌反射亢進或不穩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時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療原則是用藥物(如異搏定),骶神經阻滯、骶神經手術或膀胱神經剝脫術等方法抑制膀胱的無抑制性收縮。 3.括約肌功能不足這類患者殘余尿。治療原則是用藥物(如麻黃堿、心得安等)或手術等方法增加悄道的阻力。無阻力性尿失禁患得可種植人工尿道括約肌裝置、尿道延長術、尿道夾(女性)或陰莖夾。
2015-11-18 15: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老年婦女由于雌激素的明顯減少,子宮、膀胱、尿道的支持也受到影響而萎縮、變弱,原無癥狀的亦會出現應力性尿失禁。有些人是因先天性膀胱尿道支持不足,支持組織及神經支配不健全,年輕時癥狀不明顯,或很輕微,而年歲大時,因雌激素減少,尿失禁就明顯地表現出來。另外有些人在難產或用手術助產,如產鉗分娩,造成陰道裂傷,產后盆底組織不能完全復舊,支持組織松弛,子宮脫垂,膀胱和尿道膨出,膀胱頸也下降,尿道口不能完全閉住,尿道變得短而寬,壓力減低,不能控制用力或咳嗽時的膀胱內壓力。若癥狀嚴重的,可以通過手術修補,將子宮的支持組織加強、縮短,使子宮復位,同時將尿道后壁的組織也修補加緊,以恢復尿道的長度和張力,以大大減輕應力性尿失禁癥狀。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療也對尿頻及管制不利的狀況有所改善。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合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服用對輕癥效果亦佳。補中益氣丸(濃縮丸),每次10粒,每日2~3次;六味地黃丸(濃縮丸),每次10粒,每日2~3次。另外應注意排除泌尿道感染,因老年婦女膀胱、尿道粘膜萎縮,易受感染,若有感染要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2015-11-18 14: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