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治療后外陰長肉疙瘩咋回事?
前一個禮拜在醫院檢查出來時細菌性陰道炎,用聚散通硐典吸了七天,發現外陰口長了好多肉疙瘩,不疼不癢的,來例假后我就沒再洗。例假完后我發現肉疙瘩越來越多了,外陰口都好像張不開了,這是怎么回事?這要怎么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細菌性陰道炎治療后外陰長肉疙瘩,可能是炎癥刺激、假性濕疣、尖銳濕疣、過敏反應、局部增生等原因所致。 1.炎癥刺激:陰道炎未完全治愈,炎癥持續刺激外陰組織,導致局部增生形成肉疙瘩。可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軟膏等藥物治療。 2.假性濕疣:通常由炎癥、分泌物刺激引起。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保持外陰清潔即可。 3.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需進行抗病毒治療,如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 4.過敏反應:對所用藥物或衛生巾等過敏,可出現皮疹樣改變。應停用可疑過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 5.局部增生:長期炎癥刺激導致局部組織增生。若影響生活,可能需手術治療。 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干燥,穿寬松棉質內褲。
2024-12-24 22: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