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歲藥物過敏致聾現 33 歲加重能否醫治及效果
8歲左右的時候因藥物過敏致使產生耳聾,有過治療沒有效果,現年33歲,耳聾有往嚴重的方向發展,不知能否可醫治,可醫最樂觀會到什么效果?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藥物過敏導致的耳聾,隨著時間推移加重,能否醫治及效果如何,取決于多種因素,如耳聾類型、病情嚴重程度、個體差異、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法等。 1. 耳聾類型:如果是感音神經性聾,治療難度較大;若為傳導性聾,可能通過手術等方法改善。 2. 病情嚴重程度:輕度耳聾可能通過治療和康復訓練有一定改善;重度耳聾的治療效果相對有限。 3. 個體差異:不同人的身體恢復能力和對治療的反應不同,影響治療效果。 4. 治療時機:早期治療往往效果較好,長期未治療則恢復難度增加。 5. 治療方法: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藥物治療(如銀杏葉提取物、甲鈷胺、維生素 B12 等)、聽覺康復訓練等。 總之,對于藥物過敏導致的耳聾且病情加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進行詳細檢查和評估,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但治療效果難以一概而論,部分患者可能會有明顯改善,部分可能效果不顯著。
2024-12-25 04: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維生素、能量合劑以及擴血管藥物等,可能對緩解藥物耳毒性及早期治療有一定作用。康復治療中度及中度以上永久性耳聾可配戴助聽器。前庭功能障礙者可行前庭訓練。
2015-11-18 18: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藥物性耳聾是因抗生素,水楊酸鹽,利尿類,抗腫瘤類,等藥物應用過程中或應用以后發生的感音神經性聾.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諾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潔霉素等;多肽類抗生素如萬古霉素,多粘菌素等,抗腫瘤藥物如氮芥,卡鉑,順鉑等,利尿類藥物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水楊酸鹽類藥物,含砷劑,抗瘧劑等.治療原則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治.見于您自幼便患有此病,長時間未予治療,則病變經過長期發展,很難再得到徹底的糾正.可使用助聽器,改善日常生活.
2015-11-18 16: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藥物中毒性聾:多見于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雙氫鏈霉素,新霉素等,其他藥物如奎寧,水楊酸,順氯氨鉑等都可導致感音神經性聾,耳藥物中毒與機體的易感性有密切關系.藥物中毒性聾為雙側性,多伴有耳鳴,前庭功能也可損害.中耳長期滴用此類藥物亦可通過蝸窗膜滲入內耳,應予注意. 藥物中毒性耳聾 許多化學藥物都能引起位—聽神經(第八對腦神經)中毒,從而產生藥物中毒性聾.水楊酸制劑和砷,汞等重金屬制劑,以及某些抗生素都具有致聾的作用. 抗生素對感染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從而深受廣大醫務工作者及患者的歡迎和信賴.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抗生素的種類也日益增多.當小兒科和內科醫生治療痢疾,腦膜炎,肺炎以及其他嚴重感染的病人時,往往使用新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甚至用量較大,使用時間較長.結果是疾病雖然治愈了,卻發生了神經性耳聾,失去了正常的聽力.嬰幼兒患者由于聽不到別人的語言,他們也就無法學習說話,最終就可能成為啞巴.成年人也可完全喪失聽力,變成一個完全的聾子,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學習與生活. 據河南亞太醫院耳鳴耳聾治療中心報道,在2003-2008年間就診的812名8歲以下的聾兒中,有384名為出生后致聾的,其中80%以上是由藥物中毒引起的.另有資料表明,我國藥物中毒性耳聾患者占后天性耳聾的45-50%.所以,合理地和有控制地使用耳毒性藥物,積極預防藥物中毒性耳聾是十分重要的. 哪些藥物和化學物質能引起耳聾呢? 現在已發現的有奎寧,氯奎等治瘧疾的藥物,長春新堿,2-硝基咪唑,順鉑等抗癌藥,利尿酸,速尿等利尿藥,以及保蘭勃林和反應停等.一氧化硫,二氧化硫,土荊芥油,水楊酸鹽,酒精,煙堿和某些含有汞,砷,鉛,磷的重金屬制劑,還有一些抗生素,都能夠引起耳聾,因而將它們稱作耳毒性藥物或耳毒性化學物質. 奎寧能治療瘧疾,但也能引起耳神經中毒從而導致耳聾,還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傷胎兒的聽覺器官,使胎兒致聾. 某些中藥,如牛黃清心丸,琥珀抱龍丸等含砷的制劑也能致聾,也屬于耳毒性藥物,因而要控制使用,不宜久用. 損傷內耳的抗生素主要是氨基糖甙類,包括硫酸鏈霉素,雙氫鏈霉素,卡那霉素,春雷霉素等也都能使內耳中毒造成耳聾,因而將這類抗生素稱為耳毒性抗生素.近來有資料報道,氯霉素,紅霉素,小諾霉素和潔霉素也能致聾. 抗生素引起內耳中毒有什么表現呢?硫酸鏈霉素和慶大霉素主要損害前庭系統,產生眩暈和平衡障礙;雙氫鏈霉素,春雷霉素主要損傷耳蝸系統,使產生耳聾和耳鳴;多數耳毒性抗生素同時損害前庭系統和耳蝸系統,眩暈,平衡障礙,耳鳴和耳聾同時出現. 怎樣預防抗生素引起的內耳中毒? 首先,要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適應癥.對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水痘,流感等,并不需要應用抗生素.因為這些疾病本身就可能引起感染性耳聾,而抗生素只能防治細菌感染,而不能治療病毒引起的疾病. 凡有腎功能損害和感覺-神經性耳聾的病人,使用抗生素更要慎重.因為損傷內耳的耳毒性抗生素,多數須從腎臟排出,若有腎病,則藥物排出將十分困難.所以,可能造成藥物蓄積血濃度升高而加重中毒. 這樣看來,已經有聽力減退的老年人,以及長期在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也應該慎用抗生素,因為這些人的內耳柯替器功能已經受損害了,更容易受到耳毒性抗生素的毒害. 懷孕的婦女最好不用耳毒性抗生素.有人統計,用過鏈霉素孕婦的17例嬰兒都有內耳功能異常. 其次,用藥期間要注意是否有內耳中毒的癥狀出現,如果用藥期間有中毒先兆,如耳脹滿感,耳鳴及眩暈等,則應立即停藥,并以無毒或低耳毒性藥物代替,同時要進行耳科的檢查,以明確是否已經引起中毒性耳聾.若已引起,則應爭取早期治療. 如何正確對待耳毒性抗生素? 并非每個人應用了耳毒性抗生素都會發生內耳中毒,因為是否發生內耳中毒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與患者本人的身體條件以及用藥的劑量和方法等都有密切關系. 在用藥之前,醫生應仔細了解患者及其家族成員中是否有過敏史及中毒反應史.某些人用少量的藥物,便會出現中毒癥狀,這稱為中毒易感型,若家族成員中有這種現象,則其他成員用藥時就應該慎重.在臨床工作中曾見到這樣的實例,父親或母親是中毒易感型,其子女也容易出現藥物中毒. 如病情確需應用這一種或數種耳毒性抗生素,而患者及其家族成員又無中毒易感型,無疑則應使用這些藥物.在用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是否有藥物中毒癥狀出現,并且在用藥前和每次用藥過程中,都要注意對聽力和平衡功能的檢查,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早期發現藥物中毒. 有腎臟損害及耳聾的病人,也應盡量避免應用此類藥物.同時,用藥劑量一定要適當,不可隨意加大藥量,病情允許停藥時及時停藥,不要延長使用時間.常有這樣的情況,用藥后原發病已治愈,便病人和醫生還愿意再用幾天藥,作為“太平藥”持續應用,認為這樣對鞏固療效更有把握,但卻萬萬沒想到發生了藥物中毒.為了太平,反而招來了“不太平”,真是得不償失,這樣的教訓并非罕見.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內科醫生,因正常分娩在婦產科住院,住院期間發現她患有輕微的氣管炎,婦產科醫生為了“照顧”她,給她注射了兩支慶大霉素.當時婦產科醫生和她自己都沒有重視耳毒性抗生素可能引起藥物中毒的問題.產假過后待這位內科醫生又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時,才發現自己聽不到患者的心音和呼吸音,那里她并未往藥物中毒引起耳聾方面想,卻懷疑聽診器出了毛病,而換了聽診器后她還是聽不見,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并不是聽診器出了毛病,而是由于受照顧注射了慶大霉素,使她失了再做內科醫生的機會.
2015-11-18 14: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