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未做HP試驗,能否自行加殺HP消炎藥
后來上網查查聽說做胃鏡的一般要做HP試驗,可是醫生沒讓我做HP試驗,也沒跟我說要不要做,我也不知道自已的胃病有沒跟這個有關系,我現在想問的是我要不要在這些藥的前提下再加些殺HP的消炎藥?要加些什么藥呢?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做胃鏡后未進行HP試驗,是否自行添加殺HP的消炎藥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綜合考慮癥狀、病史、胃鏡結果等。包括有無明顯的消化不良癥狀、既往治療情況、家族病史、是否存在其他胃部疾病以及藥物過敏史等。 1.癥狀:如果常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等癥狀,可能提示HP感染,需進一步評估。 2.病史:曾有HP感染治療史但未根治,或者有HP感染家族史,應謹慎考慮。 3.胃鏡結果:若胃鏡顯示胃炎、胃潰瘍等,且黏膜損害較嚴重,需評估HP感染可能性。 4.藥物過敏:了解自身對常用消炎藥有無過敏反應,避免用藥風險。 5.其他胃部疾病:如同時存在胃食管反流病、胃息肉等,也會影響用藥決策。 總之,在決定是否添加殺HP的消炎藥之前,建議咨詢醫生,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判斷。自行用藥可能導致治療不當、藥物不良反應等問題。
2024-12-25 01: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對于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的問題你一定要重視,你提到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你解答如下。平時避免暴飲暴食,禁忌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臘食品、辣椒、大蒜等。飲食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2015-11-19 07: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為胃大部分切除術,也可采用迷走神經切除術,這兩類治療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外科治療適應證 DU外科治療的適應證主要有兩類:第Ⅰ類:發生嚴重并發癥的DU,如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門梗阻;第Ⅱ類:內科治療無效或某些特殊類型的潰瘍. 1.急性穿孔一般是指急性游離穿孔,出現下列情況須采取手術治療:①飽食后穿孔;②腹腔滲液較多,就診時間較晚,發生局限或彌漫性化膿性腹膜炎;③一般情況欠佳或有休克表現;④潰瘍病史較長,有頑固性疼痛且發作頻繁;⑤伴有幽門梗阻,出血等并發癥;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編輯本段]外科治療 2.大出血若潰瘍病并大出血已經確診,一般先行內科治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①出血迅猛,情況危急,出血后不久即發生休克者;②6-8小時內輸血600ml-900ml,生命體征不見好轉或雖一度好轉,但停止輸血或輸血速度減慢后,又迅速惡化,或在24小時內需輸血1000ml以上才能維持血壓者;③內科治療出血不止,或暫時止住出血,不久又復發者;④年齡大于60歲,血管硬化,估計難以止血者;⑤同時有潰瘍穿孔或幽門梗阻者;⑥胃鏡檢查見活動性大出血,而內科治療無效者. 3.幽門梗阻一旦診斷為瘢痕性幽門梗阻,應在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后進行手術治療. 4.內科治療無效或某些特殊類型的潰瘍內科治療無效的DU,是指經過嚴格的藥物治療,潰瘍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反復發作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從病理變化來看,大致相當于慢性穿透潰瘍,或位于十二指腸球后的潰瘍,或胃泌素瘤,多發內分泌腺瘤等引起的潰瘍.從臨床特點來看,潰瘍疼痛的節律性消失,多變為持續性疼痛,進食和抗潰瘍藥物不能止痛或發作時間延長等.對于這種難治性潰瘍,不能貿然診斷,急于手術治療,但也不能無限制的繼續藥物治療.雖然各醫院掌握的標準并不盡相同,但選擇手術治療的具體臨床標準大致是:①病史多年,發作頻繁,病情越來越重,疼痛難忍,至少經一次嚴格的內科治療,未能使癥狀減輕也不能制止復發,以致影響身體營養狀態,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②經X線鋇餐檢查或胃鏡檢查,證實潰瘍較大,球部嚴重變形,有穿透到十二指腸壁外或潰瘍位于球后部者;③過去有過穿孔或反復大出血,而潰瘍仍呈活動性;④胃泌素瘤患者.[編輯本段]飲食治療 胃腸濕熱證是由于偏食肥膩,辛辣,甘甜食物或飲酒,以及濕邪化熱,引起濕熱蘊阻腸胃的病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炎,吸收不良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等病常出現或伴有此證. 1.胃腸濕熱證的臨床表現及宜忌食物 臨床表現: 以胃腑濕熱為主的癥狀:胃部疼痛伴有灼熱,燒心感,口干,口苦;以腸道濕熱為主的癥狀:腹痛,泄瀉,瀉下急迫,瀉而不爽,肛門灼熱,糞色黃褐而臭;以上兩者的共同點是均有口粘,口渴但不想飲水,小便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宜食食物: 性質寒涼,味淡或苦,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莜麥,玉米,薏米,小麥,小米,赤小豆,綠豆,蠶豆,苦瓜,黃瓜,冬瓜,大頭菜,空心菜,金針菜,莧菜,萵苣,茭白等. 忌食食物: 性質溫熱,有補益助熱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狗肉,羊肉,雞肉,河蝦,海蝦,海參,鏈魚,草魚,荔枝,橘子,刀豆,芥菜,薤白等. 味辛辣性溫熱,易助熱生火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菜茴香,大蒜,白蔻等. 磁膩味厚,易生濕,加重濕證的食物,如山藥,糯米,紅棗,蜂蜜,龍眼,花生,西瓜,松子,豬肉,牛奶,枇杷等. 具有收澀而可滯留濕邪的食物,如烏梅,蓮子,石榴,芡實等. 2.食療參考方 a.赤小豆薏米飲: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燉煮30分鐘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燉30分鐘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將兩次的汁液攪勻,溫飲或涼飲. b.金針冬瓜湯:干金針菜20克,切段,開水浸泡20分鐘后與50克冬瓜絲入沸湯,片刻即好,加鹽,味精,點幾滴香油. c.素燒苦瓜:新鮮苦瓜200克,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欠(含有鹽,味精)澆汁.
2015-11-19 04: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道的常見病,一般認為是由于大腦皮質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導致胃和十二指腸壁血管和肌肉發生痙攣,使胃腸壁細胞營養發生障礙和胃腸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腸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潰瘍,目前有人認為是胃彎曲桿菌感染所致,潰瘍常為單個性,但也有多個潰瘍,胃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同時存在時稱復合性潰瘍. 潰瘍病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其疼痛多為周期發作,秋季至春季是發作季節,可由氣候寒冷或飲食不節而誘發,胃小彎潰瘍的疼痛多于餐后0.5~1小時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或胃幽門部潰瘍,多發于餐后3~4小時,有時可在半夜發生,但老年人的疼痛部位常無固定也缺乏明顯的時間規律.[編輯本段]影像學表現 1.龕影:龕影為診斷十二脂腸球潰瘍的直接征象,多見于球部偏基底部.正位,龕影呈圓形或橢圓形,加壓時周圍有整齊的環狀透亮帶稱“日暈征”.切線位,龕影為突出球內壁輪廓外的乳頭狀影. 2.“激惹征”:鋇劑于球部不能停留,迅速排空,稱為“激惹征”. 3.十二指腸球畸形:為十二指腸球潰瘍常見的重要征象.表現為球一側出現指狀切跡,后者不恒定,隨蠕動而變淺,消失,球外形呈山字形,花瓣型及小球狀等畸形. 4.假性憩室:其形態大小可改變,尚可見粘膜皺壁進入憩室內,而龕影形態不變. 5.粘膜皺襞改變;粘膜皺襞增粗,平坦或模糊,可呈放射狀糾集到龕影邊緣. 6.常伴胃竇炎. 7.球后潰瘍:球后潰瘍較常見,大小不一,多位于腸腔內側,外側壁常有痙攣收縮或疤痕形成,使管腔狹窄,多呈偏心性.凡十二指腸降段上部發現痙攣收縮,應考慮球后潰瘍的可能. 中醫認為本病不單純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與肝臟有密切關系,臨床多見肝胃不和,脾胃虛寒和牌虛肝郁等癥型,食療是一項十分主要的措施. 1.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粘膜(即內壁)發生破潰. 2.精神緊張,生活起居,飲食不規律,食物不潔以及神經功能失調等原因可導致胃,十二指腸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過多,侵蝕了胃,十二指腸的表面,造成潰瘍.潰瘍的疼痛,是胃酸對破潰的粘膜表面發生刺激作用所造成的. 3.大量吸煙的人和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特別容易罹患此病. 4.典型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長期,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與飲食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饑餓痛及夜間痛,進食可緩解;而胃潰瘍則為進食后痛.胃潰瘍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及左上腹,而十二指腸潰瘍則位于右上腹,當潰瘍位于后壁時,可表現為背部痛,上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及胃穿孔為其合并癥. 5.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癥狀通常是在上腹部中央某一個小區域中發生反復性的劇痛.有時當潰瘍在十二指腸后壁上時,會感覺疼痛是來自背后.疼痛可以在睡前和午夜現,這叫"夜間痛".這種像是"饑餓病"的典型十二指腸潰瘍相反,疼痛發生在進餐之后.[編輯本段]防治要點 1.應規律進餐,可以少量多次,并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飲食如辛辣食物,濃茶,咖啡等. 2.戒煙限酒. 3.緩解精神緊張. 4.必要時使用藥物促使潰瘍加速愈合.有些藥物能夠使胃酸分泌減少,有些藥物會給潰瘍面敷上一層諸如鋁鹽或蛋白質的保護膜;應禁用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建議食品及食用方法 1.螺旋藻食用螺旋藻后,螺旋藻能夠迅速分解成細微粒子,緊貼在胃和十二指腸的粘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由此促進粘膜再生,修復已損傷的粘膜,使胃部倍感舒適. 2.磷脂磷脂可促進細胞活化,組織再生修復.3.優質蛋白優質蛋白中含有全面,豐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很好地解決胃部營養的滋補問題. 食用方法 輕度潰瘍:每日螺旋藻4粒,磷脂4粒,優質蛋白1包,每天早晨食用,以上食品一次連續食用60天. 重度潰瘍:每日螺旋藻5~10粒,磷脂5~15粒,每日分兩次食用,以上食品一次連續食用90~180天. (一) 中焦虛寒. 散寒溫中,活血生肌. 烏附白芨方. 烏附片6克,白芨30克,肉桂6克,干姜6克,煅瓦楞15克,廣木香6克,佛手6克,甘草6克. 加水500毫升,濃煎至100毫升,加糖和防腐劑適量.每日空服2次,每次50毫升. 余景謀方. (二) 寒邪犯胃,胃陽被遏,胃失和降. 溫中散寒,宣通陽氣. 良附蘇陳湯. 良姜10克,香附10克,蘇梗10克,陳皮5克,佛手5克,香櫞皮10克,炒川楝子10克,延胡索5克,煅瓦楞子10克,烏賊骨10克,馬尾連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董建華方. (三) 脾胃陽虛,兼氣滯血瘀. 溫養脾胃,止血化瘀,理氣生肌,軟堅和化. 甘麥烏貝散. 烏賊12克,甘松9克,草叩6克,川楝9克,元胡9克,生麥芽31克,浙貝9克,生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屠金城方. (四) 肝胃不和. 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疏肝和胃飲. 當歸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實6克,瓜蔞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0克,煅瓦楞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譚日強方.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常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 飲食失調,吸煙,酗酒,某些藥物的不良作用誘發.其典型表現 為饑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后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 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一般經藥物治療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如 無效,應進一步作X線鋇餐及胃鏡檢查,以除外穿孔,梗阻或惡 變的可能性. 1.急性發作期應注意休息,要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及 情緒不穩定. 2.停止進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如油煎食品,辛辣食 品,濃茶咖啡等. 3.禁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 等. 4.戒煙,戒酒.煙酒可延遲胃炎的好轉和潰瘍的愈合. 5.進餐應有規律,“少吃多餐”,可在餐間加吃些餅干和 糕點. 6.不宜過多飲用豆乳等,因此類食品較易引起脹氣. 7.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各類藥物. 8.定期檢查,遇有癥狀明顯變化,應及時就診檢查. (上海醫科大學祝善珠教授)[編輯本段]主要臨床表現 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為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被制酸劑或進食緩解.臨床上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午餐后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須進餐來緩解.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節律性疼痛大多持續幾周,隨著緩解數月,可反復發生. 十二指腸潰瘍發病有以下特點: ①慢性過程呈反復發作,病史可達幾年甚或十幾年. ②發作呈周期性,與緩解期相互交替.過去發作期可長達數周或數月,現因有效治療而顯著縮短.緩解期亦可長短不一,短的僅幾周或幾個月,長的可達幾年. ③發作有季節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緒或解熱鎮痛藥及消炎藥物誘發. ④多發于中青年男性. 部分病例可無上述典型的疼痛,而僅表現為無規律性較含糊的上腹隱痛不適,伴腹脹,厭食,噯氣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因并發癥的出現而發生癥狀的改變.一般來說,十二指腸潰瘍具有上腹疼痛而部位不很確定的特點.如果疼痛加劇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制酸劑緩解,常提示后壁有慢性穿孔;突然發生劇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全腹時應考慮有急性穿孔;有突然眩暈者說明可能并發出血. 一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 二忌食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 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 三忌食多量味精,酸辣及過咸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味 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強胃粘膜的 保護作用. 四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饑餓痛,疼痛時可吃 一兩塊蘇打餅干. 五忌飲酒,濃茶和咖啡.特別是酒,對胃刺激過大,會使潰 瘍惡化.[編輯本段]內科治療 無并發癥的潰瘍病應內科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癥狀和促進潰瘍愈合,防止復發和并發癥的出現. 1.一般處理患者應禁煙酒和對胃腸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咖啡,類固醇激素,NSAIDs等.治療期間應軟食,少食多餐,生活有規律,并適當休息. 2.藥物治療 (1)H2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潰瘍病的主要藥物,對DU治療效果較好.可用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藥物治療.西咪替丁常用用法為:200mg,日服3次,400mg臨睡前再服;4周愈合率為70%~80%,8周幾乎為100%,給予800mg/d維持量,一年內復發率為44%,如潰瘍愈合后不給維持量預防復發,則一年內復發率50%以上.雷尼替丁的常用方法為:150mg,日服2次,愈合后給予維持劑量150mg每晚臨睡前再服;4周潰瘍愈合率為50%~90%,8周為83%~93%,應用維持劑量者一年復發率為35%左右.法莫替丁的用法為20mg,日服2次或40mg每晚臨睡前服;療效與雷尼替丁相近. (2)H+-K+ATP酶(質子泵)抑制劑:以奧美拉唑(洛賽克)為代表,是目前最新和抑酸作用最強的藥物,并具有黏膜保護和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奧美拉唑在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中不僅能迅速緩解活動性潰瘍的癥狀加速潰瘍愈合,而且在長期治療中有可靠的維持愈合的作用.每日應用20~60mg的奧美拉唑,大約有64%的患者在治療2周后癥狀消失,潰瘍愈合.與H2受體拮抗劑相比,奧美拉唑對緩解疼痛的效果出現得更快,潰瘍愈合率更高. (3)抗幽門螺桿菌(Hp)治療:對Hp有明確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物主要有鉍劑,甲硝唑或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環素,呋喃唑酮等.殺滅Hp可提高療效和防治復發.但目前尚無單一藥物可有效根除Hp,二聯用藥也根除率不高,故目前主張三聯用藥.有關治療方案很多,常用的方案有:①奧美拉唑20mg(或蘭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250mg~500mg+甲硝唑400mg,2/d,療程7天;②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2/d,療程14天;③鉍劑(如De-Nol)120mg+四環素250mg+甲硝唑200mg,4/d,療程14天. (4)保護胃粘膜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此類藥物有硫糖鋁和膠體鉍,它們對胃酸無抑制和中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能與潰瘍創面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層保護膜,使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膠體鉍(三鉀二枸櫞酸鉍鹽,De-Nol)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服藥6周后,DU的愈合率達70%~90%,但停藥后復發率高達80%. (5)其他:抗膽堿能藥物能抑制乙酰膽堿對毒蕈堿受體的作用,減少胃酸分泌,但不如H2受體拮抗劑有效,目前已不是治療潰瘍病的首選藥物,僅作為輔助治療.嗎丁啉可促進胃排空,利于潰瘍的愈合.丙谷胺被認為能阻斷胃泌素受體而減少胃酸分泌;前列腺素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具有細胞保護作用,可增強黏膜的抵抗力.
2015-11-19 02: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臨床表現有上腹痛及上腹不適等,絕大部分人可出現各種消化不良的癥狀,但是有的也無任何癥狀,直至出現并發癥。其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有出血、穿孔。常見的胃腸道癥狀及全身癥狀主要有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后燒灼感、惡心、嘔吐、納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燒灼感是由于賁門松弛,惡心、嘔吐多反映潰瘍可能提示潰瘍處于活動期。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推薦“鏡C聯合下中醫”療法
2015-11-18 16: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