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治愈后仍易餓,原因何在?
我去年12月份,查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服藥2個月,感覺沒事了,在服藥其間,感覺餓得快,有一餐等不的一餐的感覺.就是現在4月,我的胃還有容易餓的感覺.為什么?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治愈后仍容易餓,可能是疾病未完全康復、胃酸分泌異常、飲食結構不合理、運動量增加、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原因造成的。 1. 疾病未完全康復:潰瘍面可能未徹底愈合,仍處于修復階段,影響消化功能。 2. 胃酸分泌異常:即使潰瘍好轉,胃酸分泌仍較多,加快食物消化,導致易餓。 3. 飲食結構不合理:如果攝入的食物多為易消化、低能量的,容易產生饑餓感。 4. 運動量增加:身體活動量大,能量消耗快,也會使人感到饑餓。 5.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機體代謝加快,也會出現容易餓的情況。 總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治愈后仍容易餓的原因較為復雜。若這種情況持續或伴有其他不適,如胃痛、反酸等,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甲狀腺功能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24 17: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潰瘍病。目前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潰瘍形成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胃潰瘍是多發病、慢性病,易反復發作,呈慢性經過,因而要治愈胃潰瘍,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患者除了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還應做好自我保健。由于胃潰瘍是個慢性病,且易復發,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須堅持長期服藥。切不可癥狀稍有好轉,便驟然停藥,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種藥物剛過幾天,見病狀未改善,又換另一種藥。一般來說,一個療程要服藥4~6周,疼痛緩解后還得鞏固治療l~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避免精神緊張,講究生活規律,注意氣候變化,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目前的藥物治療主要是用三種抗生素聯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配合一些抑酸劑及胃粘膜保護劑。
2015-11-18 21: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是正常現象。注意飲食調養,不要暴飲暴食和刺激性食物。
2015-11-18 17: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