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化浸潤性汗腺癌頻繁復發原因及療法
問題描述:2002年右乳下腹壁發現低分化浸潤性汗腺癌,在陜西腫瘤醫院手術化療,2007年原位置附近有復發,在在陜西腫瘤醫院手術化療,2008年又復發,在當地治療,2009年又在兩乳之間發現一小塊腫瘤,為何頻繁復發?有無好的治療方法?日常應如何調養治療,中醫能治療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低分化浸潤性汗腺癌頻繁復發可能與腫瘤特性、治療不徹底、患者免疫力、生活習慣及未規范復查等有關。以下進行詳細說明。 1.腫瘤特性:低分化癌通常惡性程度較高,生長速度快,易侵襲周圍組織,增加復發風險。 2.治療不徹底:手術可能未完全切除腫瘤組織,化療藥物未完全殺滅癌細胞。 3.免疫力低下:患者自身免疫力弱,無法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 4.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吸煙、酗酒、熬夜、壓力大等,影響身體機能。 5.未規范復查:未能及時發現微小殘留病灶,導致腫瘤再次生長。 總之,對于低分化浸潤性汗腺癌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改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并定期復查。目前,中醫治療可作為輔助手段,調節身體機能,但不能替代常規治療。治療藥物包括氟尿嘧啶、順鉑、紫杉醇等,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腫瘤科就診。
2024-12-26 06: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常見于大汗腺分布區,主要發生于腋窩,偶發于女陰、眼瞼和外聽道,后二者中分別有變形大汗腺,Moll腺和耵聹腺。皮損單發或多發,呈結節狀或囊樣斑塊,直徑1.5~8cm,表面皮膚為紅或紫色,偶可破潰,雖然有些大汗腺僅發生局部侵襲,但另一些則轉移至局部淋巴結,有些患者亦可由于廣泛轉移而致死。
2015-11-19 09: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好,病人的這種情況選用中醫來治療是非常好的,中藥比較平和,沒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癌癥病人一般通過服用中藥大多數都可以做到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的.但中醫治療癌癥是講究辨癥施治的,病人最好是到醫院去,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癥狀來對癥下藥的.只有經過醫生的診治后,醫生才能通過中藥的合理配伍,使藥物發恢最佳的治療效果的.祝病人早日康復!
2015-11-19 04: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汗腺癌(apocrinecarcinoma)罕見。常見于大汗腺分布區,主要發生于腋窩,眼瞼和外聽道分別有變形大汗腺,Moll腺和耵聹腺。中等度或分化差的大汗腺癌,難以識別其大汗腺來源。
2015-11-19 04: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配合動態療法服中藥治療,效果理想,標本兼治.有希望達到治愈.
2015-11-19 02: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