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歲頭暈善忘緊張查出大腦血管痙攣,為何會這樣?能治好嗎?
上周開始頭暈,善忘,而且有時候還很緊張,這樣的情況持續一周后到醫院檢查發現時大腦血管痙攣,我才26歲,怎么會換上這種病呢,好擔心啊!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啊?可以徹底治療嗎?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大腦血管痙攣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精神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內分泌紊亂、頸椎病、腦血管畸形等。一般來說,經過規范治療,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1. 精神壓力: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會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腦血管痙攣。應學會調節情緒,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方式放松。 2. 不良生活習慣:經常熬夜、吸煙、酗酒等,會影響血管健康。要養成規律作息,戒煙戒酒。 3. 內分泌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引發腦血管痙攣。需治療原發疾病,調整激素水平。 4. 頸椎病:頸椎病變可能壓迫血管神經,導致腦血管痙攣。可通過牽引、按摩等物理治療改善。 5. 腦血管畸形:先天性腦血管發育異常,容易出現血管痙攣。必要時需手術治療。 6. 其他因素:如頭部外傷、感染等也可能誘發。要針對病因進行相應治療。 總之,大腦血管痙攣雖然可能給生活帶來困擾,但只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并調整生活方式,多數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緩解,甚至痊愈。
2024-12-26 03: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腦血管痙攣發生后,臨床上常出現顱內壓增高(頭痛、嘔吐、眼底水腫出現或加重),意識障礙加重。病人由清醒轉為嗜睡或昏迷;或由昏迷(早期腦血管痙攣多在2天內恢復)→清醒→昏迷(再次腦血管痙攣)。這種動態的意識變化是腦血管痙攣的突出特點。同時還常有不同程度的局灶性體征出現或加重,如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等。病人持續發熱,周圍血象白細胞持續增高。而上述癥狀的加重,又難以再出血(如腰穿未能證實再出血)和顱內血腫等解釋,并用血管造影發現血管痙攣,即可確診為腦血管痙攣。一、病因治療查找原因和進行積極治療,尤應加強對動脈粥樣硬化等的防治。二、藥物治療1.腦血管擴張劑及擴容劑早期使用可明顯減少和終止TIA臨床發作。可選用倍他啶20mg加入5%葡萄糖50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500ml靜滴。維腦路通、西比靈等也可能有一定效果。2.抗血小板聚集劑可減少微栓子的發生。如無潰瘍病或出血性疾病者常用阿司匹林治療每日50mg--300mg不等,多數認為以較小劑量為宜,若長期服用劑量還可減少。潘生丁(25mg每日3次)與阿司匹林合用可起協同作用,且可減少阿司匹林劑量。如病人不宜用阿司匹林或服用阿司匹林療效不理想者,可改用噻氯吡啶(Ticlopidine200--250mg每日1--2次)或力克栓(ticlid)250mg,每日1次),治療中,均需注意加強對出血等毒副作用的防治。3.抗凝治療對發作頻繁、病情嚴重和逐次加重,且無明顯抗凝治療禁忌者,及早進行抗凝治療對減免發作和預防腦梗死均有積極意義。常用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中緩慢靜滴,同時第一天可口服新雙香豆素300mg或雙香豆素100--200mg或華法令4--6mg。每天檢查凝血酶元時間及活動度,待穩定后每周測一次,以調整口服藥量,要求靜脈凝血時間維持在20--30分鐘,凝血酶元活動度在15--25%。以后維持量為新雙香豆素150--225mg,雙香豆素25--75mg或華法令2--4mg。治療期間應注意防治出血并發癥。停藥應逐漸減量,以免發生"回跳作用"。由于此治療難以控制藥量,且出血并發癥多,目前國內較少采用。4.鈣拮抗劑能選擇性地作用于腦血管平滑肌的鈣通道,阻止鈣離子由細胞外流入細胞內,具有防止腦動脈痙攣、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和維持紅細胞變形能力等作用。一般多選用西比靈5--10mg,每日一次。5.其它如體外反博、紫外線光量子療法和血液稀釋方法,以及川芎、丹參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中藥也可選用。三、外科手術治療經血管造影證實有頸部大動脈有明顯狹窄或閉塞病變,藥物療效差,病人一般情況允許,且有條件者可考慮頸內動脈內膜剝離術、支架放置術或顱內顱外血管吻合術。對消除微栓塞、改善腦血流量和建立側支循環均有一定療效。由于并非根治方法,且手術指征及效果尚未肯定,國內尚較少采用
2015-11-19 06: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大腦血管痙攣是功能性疾病,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腦血管功能障礙,腦血管沒有實質性的損壞或病變,經過治療與放松是完全可以恢復的,年輕人自我調節能力好,大多數病人可以痊愈。不會發生偏癱或精神病性異常。
2015-11-18 23: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