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所致的慢性疾病,其致病原因多樣,包括自身免疫問題、遺傳因素、感染、藥物副作用、環境因素等。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免疫治療、血漿置換、康復訓練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潑尼松等。新斯的明能抑制膽堿酯酶活性,增強乙酰膽堿作用;吡啶斯的明作用類似;潑尼松可抑制免疫反應,減輕炎癥。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2.免疫治療:例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調節免疫系統。 3.血漿置換:能迅速清除血漿中的致病因子。 4.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運動訓練等,有助于增強肌肉力量和改善運動功能。 5.中醫治療:如針灸、中藥調理等,輔助改善癥狀。 肌無力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并定期復查評估病情。同時,注意生活中的護理,避免勞累和感染。
2024-12-26 04: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您到就近的醫院看神經內科詳細咨詢診治,可采用針灸拔罐配合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治病的關鍵是對癥下藥,用了很多的藥,試過很多方法,還是沒有根除頑疾,既耽誤時間,又浪費金錢。請你按動(咨詢專家)四個字,就是答案上方的黃色長方形,針對你的情形與我們的在線人員詳談,他可以為你做詳細的解答,通過與他的詳談,你可以跟他講述你的病情的起因,后來的發展情形,以及想得到怎樣的治療,都會為你做詳細的解答,希望她的回答可以讓你早日認清癥狀,找到對應的治療方法,早日遠離的疾病的困擾,最后祝你早日康復。
2015-11-19 07: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