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多項指標異常,求醫生分析
血常規,白細胞為3.6參考范圍4-10,血小板?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血常規,白細胞為3.6參考范圍4-10,血小板壓積0.07參考范圍0.08-1.00,紅細胞分布寬度14.6參考范圍11.5-14.5,平均血小板體積4.5參考范圍6-10,血小板分布寬度19.3參考范圍10-15,單核細胞比率9.9參考范圍0-9,請醫生幫我分析下。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為 3.6(參考范圍 4 - 10)、血小板壓積 0.07(參考范圍 0.08 - 1.00)、紅細胞分布寬度 14.6(參考范圍 11.5 - 14.5)、平均血小板體積 4.5(參考范圍 6 - 10)、血小板分布寬度 19.3(參考范圍 10 - 15)、單核細胞比率 9.9(參考范圍 0 - 9),下面為您詳細分析。 1. 白細胞:白細胞稍低于正常范圍,可能是病毒感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影響等原因。如果近期有感冒、腹瀉等病毒感染癥狀,可能導致白細胞降低。長期接觸化學毒物、服用某些藥物如解熱鎮痛藥、抗生素等也可能引起。 2. 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壓積稍低,可能提示血小板數量減少或血小板體積偏小。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等,但單純此項指標異常一般臨床意義不大。 3. 紅細胞分布寬度:略高于正常范圍,一般單獨此項異常意義不大,需結合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綜合判斷。 4. 平均血小板體積:低于正常,可能與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生成減少有關。 5. 血小板分布寬度:高于正常,可能反映血小板大小不均,常見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細胞貧血等,但需結合其他指標綜合評估。 6. 單核細胞比率:稍高于正常,可能是感染恢復期、某些血液病等,也可能是生理性波動。 綜上所述,這些指標的異常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如果您沒有明顯不適,可定期復查血常規。如果有發熱、乏力、出血等癥狀,建議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
2024-12-25 21: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血常規顯示很正常阿。其實一些淋巴細胞,嗜酸性粒,嗜堿性粒細胞也是很重要的。建議,不必太過于在乎那些微小偏離正常值的項目、因為那些范圍只是參考范圍,有零點幾的偏差,不能說明問題的。不必太在意。保持好的心態就好了。
2015-11-19 05: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