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夏天常出現脾虛致全身乏力等癥狀?
為什么會脾虛?每到夏天就會長時間的全身乏力,氣短不想多說話,皮膚偏黃。去年夏天也是這樣,因為乏力早上根本不想起床,整天都懶懶的,緩慢的走路都難受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夏天常出現脾虛致全身乏力、氣短、不想說話、皮膚偏黃等癥狀,可能是飲食不當、過度勞累、情志失調、久病體虛、先天稟賦不足等因素所致。 1. 飲食不當:夏季貪涼飲冷,或過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比如過多食用冰淇淋、冷飲,或大量進食油炸食品,都可能影響脾胃功能。 2. 過度勞累:夏季炎熱,若工作或活動強度過大,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會使脾胃之氣受損。 3. 情志失調:夏季容易煩躁、焦慮,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 4. 久病體虛:本身患有慢性疾病,長期消耗正氣,導致脾胃虛弱。 5. 先天稟賦不足:有些人天生脾胃功能較弱,在夏季更容易出現脾虛的癥狀。 總之,脾虛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出現脾虛癥狀后,應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暢,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健脾的藥物,如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等,但需遵醫囑用藥。
2024-12-26 06: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大多是因胃腸功能不良引起脾虛.可以用中藥進行治療.
2015-11-19 11: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說情況考慮考慮是脾濕引起,多由于平時飲食沒有規律,偏食,損傷胃腸功能而出現,夏天血管擴張,飲食較沒有規律性,喜歡冷食等會加重不適癥狀出現。而調理主是平時飲食有規律性,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少吃生冷食物,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及排便通暢,可配合利濕食物來改善,如薏米煎吃等。
2015-11-19 03: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于脾虛腹瀉,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于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作用:健脾,補腎。宜于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于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2015-11-18 21: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不知具體有什么不適癥狀,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
2015-11-18 21: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